
為有效治理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切實加強建筑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強化揚塵污染防治監管,有效消除建筑施工對城市環境和污染,進一步提高全市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水平,我市采取五項措施,扎實開展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治理工作,揚塵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加強督查,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成立了由市建設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揚塵治理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建筑工地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重點對建筑項目工地的制度建設、組織領導和日常工作進行檢查。進一步健全完善建筑施工揚塵治理相關規章制度,下發《關于加強全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天水市建筑工地安全質量監督管理指導書》,統一監制《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公示牌》,要求將施工企業標識和“五牌一圖”一起懸掛于大門口,接受社會監督。

二是明確標準,確保揚塵防治規范有效。防治目標為六個百分百(即施工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拆除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市區范圍內施工現場統一使用預拌混凝土,嚴禁現場攪拌;施工現場實行封閉管理,嚴禁圍擋不嚴或敞開式施工;對施工現場主要道路、施工材料堆放區進行硬化處理,易起塵物料堆場采取覆蓋措施;對裸露場地采取覆蓋、綠化、灑水等有效措施,做到雨天不泥濘、晴天不揚塵;在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駛出車輛進行清洗;施工現場運送土方、建筑垃圾的車輛封閉或遮蓋,嚴禁沿路遺撒。要求監理單位落實監理責任,指派專人負責,每天對施工現場揚塵防治情況進行檢查并記錄,使施工現場揚塵防治工作步入常規化和規范化管理。

三是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開展揚塵防治。建設工程的基礎開挖和場地平整施工階段是最易造成揚塵污染的兩個階段。開工伊始,對轄區內基礎開挖和總平面施工工地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將基礎開挖和總平面施工階段進行重點監管,督促施工企業全程值守并做好值守記錄,直至該階段工程施工結束。建立施工現場遠程監控平臺,對施工工地揚塵治理進行在線監控,提高問題發現和處置的質量和效率。通過關口前移,突出檢查重點,確保揚塵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四是創新管理,全力治理建筑施工揚塵。對市區45個項目進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統一標準,狠抓在建項目施工現場圍墻提升改造、施工道路、施工出入口等關鍵部位的硬化、美化,特別是施工現場易起塵物料堆場采取覆蓋措施,做到雨天不泥濘、晴天不揚塵。加大巡查力度,一經發現揚塵行為,就立即采取措施,確保管理及時到位。對不執行揚塵治理標準造成揚塵污染的建設項目,責令限期停工整改,并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罰。
五是加強考核,明確揚塵防治責任。把揚塵控制與打非治違、隱患排查治理以及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等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同時將開展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工作納入年度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凡未完成建筑工地揚塵治理目標任務的縣區和單位,實行安全考核“一票否決”。對建筑工地環境臟亂差、揚塵治理不到位、不徹底的建筑施工現場,在天水市工程建設信用監管平臺上作相應不良行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