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政府349.3萬元獎勵扶持小微企業
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

為進一步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在全市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對秦安雪原果品有限責任公司等65戶小微企業、天水麥積區康盛源果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4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給予獎勵扶持,獎勵資金達349.3萬元。
這次獎勵扶持是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企業自愿申報、縣區政府初審推薦、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復審、專家組評審、社會公示監督等程序,對發展成績突出的非公經濟市場主體進行的表彰獎勵。
2015年,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落實扶持非公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為重要抓手,創新扶持措施,優化發展環境,推進非公經濟快速發展,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是非公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全面落實“梯級培育、轉型升級”政策措施,推動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大中型骨干企業發展壯大,有效促進非公經濟快速發展。2015年,全市市場主體達10.79萬戶,其中非公企業達1.2萬戶,同比增長29%,注冊資本37.3億元,同比增長28%;非公經濟共吸納從業人員45.2萬人,占城鎮就業總數的78.65%;完成“個轉企”626戶,新增“四上”非公企業74戶。全市實現非公經濟增加值277.8億元,增長20.6%,占生產總值比重達49.6%,非公經濟成為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二是對非公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作用,通過財政預算安排資金、落實專項資金等渠道,切實加大對非公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對65戶小微企業、4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兌現了銀行貸款貼息、稅收獎勵和財政獎補等扶持政策,同時有效整合現代農業、工業發展、商貿流通、文化旅游產業等各類資金,統籌用于各領域非公經濟發展。去年,全市統籌安排用于非公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達2.76億元,其中市級1.01億元,各縣區1.75億元。三是非公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加大非公企業商標培育力度,建立了馳名、著名、知名商標培育發展數據庫,非公企業商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擴大,有效推進了非公經濟提質升級。甘谷“大漠行”麻鞋成功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武山蒜苗”爭創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華天電子在美國提交了商標注冊申請,國際注冊商標取得新突破,總數達到3件。2015年,全市非公企業新申請商標369件,有效注冊商標總數達2204件,提前一年完成了商標戰略“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四是非公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全面實施商事制度改革、“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工商登記注冊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非公企業創業成本不斷降低,非公經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2015年,全市新增非公企業2851戶、注冊資金110.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28%。全面清理行政許可及行政備案管理事項,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及備案事項6項,市場準入、投訴處置等辦理時效進一步加快,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