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商貿惠民生
——市六屆政府以來全市商貿流通工作綜述

2015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62.42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4.3%,同比增長9.2%,高于全省9%的平均增速0.2個百分點,由2014年的第2名前移到第1名;實現外貿進出口額23.85億元,增長0.26%,總量、增幅為全省第3名和第8名;今年前三季度,預計全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9億元,同比增長9.6%······
這一組組數字見證了我市商貿流通工作正在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六屆政府以來,全市商貿流通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加快內外貿發展各項政策措施,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商貿活市”戰略,搶抓“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機遇,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天水新驛站,隴東南區域商貿流通高地為目標,統籌內外貿經濟協調發展,積極開拓市場,擴大內需促消費,加快商貿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扶持壯大商貿流通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較好地完成了本屆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商貿流通發展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六屆政府以來,為了完善商貿流通發展政策體系,我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市商貿流通業對外貿易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商貿流通業餐飲業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實施商貿流通業“5強20戶”工程的意見》、《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貫徹落實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有關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時,從2015年起,市政府每年預算安排商務發展資金300萬元,為促進全市商貿流通、對外貿易和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加快推進
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區域性批發市場為龍頭,各類專業市場為骨干,農貿市場和社區市場為基礎的商貿市場交易網絡,全市建成各類市場55個,累計達到260處,年交易額36億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農家店2337個,覆蓋了全市100%鄉鎮和62%的行政村,商品配送中心10個,鄉鎮商貿中心4個,提升級改造縣農貿市場41個,爭取到國家扶持資金1640萬元。
商貿流通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全市以電子商務、市場開拓、促進消費為抓手,商貿流通發展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十二五”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4億元,是2010年的2.1倍,社會消零總額和增幅居全省前列。批零住餐服務業成為全市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家電下鄉促進城鄉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同時,主動參與隴海蘭新、陜甘川寧毗鄰地區等區域經濟合作交流活動,積極組團參加蘭洽會、西洽會、西博會、西交會等國內重大節會,推介和展示天水名優特產品,走出去、請進來,商貿流通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外貿進出口保持穩步增長
2015年進出口總額23.85億元,是2010年的1.7倍,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外貿進出口保持穩步增長。成立了蘭州海關天水辦事處,出臺鼓勵政策,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現有進出口經營權企業110戶,其中有進出口業績企業65戶,出口產品涉及電子、機械、農產品、輕工、化工等類別,其中機電產品企業23戶,天水華天年進出口額突破1億美元,超1000萬元美元企業4戶,5家重點企業業績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5%。
商貿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近年來,全市商貿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成立了天水市商貿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有限公司,負責建設規劃占地1360畝,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的天水商貿城項目,其中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文化藝術館、3號館、4號館、綜合商業B、C、D館主體工程封頂,完成投資7.8億元。甘谷浙江商貿城一期、清水興盛物流園、張家川商業城已建成運營,秦安西部小商品城、國家級武山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天水市城市蔬菜倉儲分揀中心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現代服務產業迅速發展
現代服務和物流業逐漸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現有餐飲住宿網點4687家,從業人員達18.72萬人,其中大型餐飲服務企業57家。家政服務企業21家,從業人員492人,企業總投資2364萬元,實現了五縣兩區全覆蓋;建成“放心早餐“經營點50個。物流企業120余家,年貨運周轉量32億噸公里,物流業增加值23億元,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的28.1%。
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良好
六屆政府以來,全市搶抓國家、省上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機遇,深入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成立了天水市電子商務學院和天水市電子商務協會,年培訓電商人員1萬人次,現有電子商務企業500多家,網店5600多家;建成縣級電子商務中心7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13個,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點713個,其中貧困村電子商務服務點380個。制定了《天水市精準扶貧電商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加強了電子商務與工業、農業、商貿、金融、旅游、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開展電商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探索“電商+”運行模式。跨境電子商務穩步發展,與迪拜納世利中東電商貿易平臺簽訂了《天水·納世利中東電商貿易平臺合作框架協議》,為我市花牛蘋果、清真食品、民族工藝品等進入中東市場打開了通道。天水市電子商務產業園被列為全省電商示范基地,甘谷縣、武山縣為電子商務示范縣,全市7鄉鎮、21村列為電子商務示范鄉村,秦州區及2個鄉鎮9個村被省上確定為電子商務先行先試縣鄉村,爭取電商扶持項目資金937萬元。
市場經濟秩序不斷規范
商貿流通市場體系的建設,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關鍵環節。全市開展了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開展全國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實現了公共服務體系監管項目市縣兩級全覆蓋。加大了對煤炭、酒類、成品油等特殊商品市場的專項整治。開展消費市場監測,密切監控市場動態,加強應急調控,實施肉類、蔬菜儲備補貼,保證了市場秩序良好,市場運行平穩。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全市商貿流通工作將緊緊圍繞實施“商貿活市”戰略,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天水新驛站和隴東南區域商貿流通高地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支撐,完善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優化商業網點布局,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健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力爭到2020年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05億元,年均增長10%;外貿進出口總額達28億元,年均增長5%,為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