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將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抓手,以“三品一標”認證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全市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穩步推進。截止2016年底,我市種植業有效內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共107個,其中無公害產品認證10個,無公害產地認定24個,有機認證2個,地理標志認證2個,綠色食品認證69個。
一、 嚴格認證程序,嚴把認證準入關。在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申報上,堅持“從嚴從緊,積極穩妥”的原則,嚴格按照程序規范申報,確保產品質量達標。對申報認證的龍頭企業、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檢查與指導,對申請單位法人資質條件等關鍵環節進行綜合考察,做到認定一個產地、帶動一片標準化生產,認證一個產品、保障一方產品安全。在檢查和嚴把準入關的同時,積極組織全市認證人員參加部、省培訓,共培訓綠色食品內檢員82人、監管員(檢查員)21人,培訓無公害農產品檢查員22人、內檢員10人。

二、積極開展認證, 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為了確保我市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穩步開展,市、縣區各級政府建立激勵機制,加大認證力度,積極培育特色農產品品牌。一是建立激勵機制。市上對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企業、合作社在農業項目申報、資金扶持、貼息貸款等方面優先安排;麥積區先后制定出臺了《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特色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獎勵扶持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天水市麥積區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辦法》等獎勵扶持辦法,對農產品商標、條碼和認證進行獎勵,極大地調動了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的積極性。二是加大認證力度。按照天水市2016年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方案,以發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為特色,以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培育地方名牌為重點,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的認證范圍、認證品種,不斷提高“三品一標”占有率。2016年新申報 “三品一標”32個,其中無公害一體化申報認證8家企業、17個產品,綠色申報認證8家企業、12個產品,目前已通過現場檢查,正在申報批復中。地理標志農產品2個,通過第一次論證會。有機食品認證1個,已通過產品檢測檢驗合格,正在等待省上現場檢查。上報完成9個無公害農產品的復查換證、12個綠色食品續展認證。

三、強化證后監管,確保認證產品質量。為了使農產品生產操作和質量安全達到 “三品一標”規定的相應標準,真正發揮“三品一標”在過程控制、減量化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市縣區農業部門對取得“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生產基地、生產加工、產品包裝和標志使用等方面加強監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認證農產品年檢制度和退出機制,對37家企業、55個產品綠色年檢和69個綠色食品證書進行了全面清查,對全市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超市內的 “三品一標”農產品標志使用情況進行了全面專項檢查,檢查用標農產品341個,全市“三品一標”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8%以上。

四、加大宣傳培訓,提升農產品品牌效應。為了增強全社會農產品安全意識,提高農產品安全水平,加快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步伐,全市農業部門積極開展“三品一標”的宣傳推介活動,提升農產品品牌效應。一是展銷推介。去年9月,組織麥積區、秦安縣農產品監管人員及有關企業代表參加了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共有8家企業共9個產品參加了展銷,其中:康盛源的花牛蘋果、森源的黑木耳、和豐農業公司的花椒和南雄公司的核桃等4家企業的4個產品獲獲得了綠色食品優質金獎, 匯農林果的花牛蘋果、南雄公司的核桃2個產品獲得了優秀商務獎;去年11月,組織秦安、甘谷、麥積和武山縣農產品品牌認證人員及兩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參加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秦安縣蘋果獲得了優秀獎。通過參加全國展銷會,進一步向國內外宣傳推介了我市的優質農產品品牌。二是宣傳培訓。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互聯網、電商平臺積極開展《“三品一標”管理辦法和認證程序》,“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成效和典型經驗等方面的宣傳;同時,積極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與宣傳活動,共發放“三品一標”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農藥使用技術明白紙2800余份,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信息60余條,舉辦培訓班14次,營造了“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