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進行時】
項目做引擎 發展“加速度”
——天水市推進項目建設綜述

甘肅日報記者白德斌
7月11日,寶蘭客專正式開通的第三天,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就率領全省項目觀摩督查活動第一組,乘坐動車到達天水市觀摩督查。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如何升級換擋、爬坡過坎,無論對全省或是每一個市州而言,都是一場考驗。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天水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的理念,堅持把項目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項目建設擴大投資、穩定增長、優化結構、改善民生,使天水經濟在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在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各類項目在天水大地上“遍地開花”。
僅今年上半年,全市15個省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8.29億元,81個省管市列重大項目完成投資89.63億元,27個省列重點招商引資落地項目完成投資20.61億元,200個市級領導包抓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33.61億元。
謀劃,是項目建設、產業布局的先導。全市上下堅持以謀為先,把項目謀劃作為轉變增長方式、優化產業布局、積累發展后勁的基礎性工作和關鍵環節來抓。

到底謀劃什么樣的項目,才適合天水發展?
在具體實踐中,天水市堅持圍繞“十三五”規劃、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戰略平臺、縣區特色資源和未來長遠發展,搶抓機遇謀劃項目。全市“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庫入庫項目2106項,總投資11126.5億元。
市領導深入企業,與戰略投資者、企業界、商會交流探討;成立專門機構,強化職能,整合資源;聘請專家、顧問;多次召開政府專題會議,統籌部署全市項目謀劃推進工作。
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為全市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找準思路、選對出路,把一批真正能夠促進全市經濟發展、填補行業空白、引領產業升級、創新業態模式的重大項目謀劃好、布局好、建設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謀劃得再好,如果不推進、不執行、不落實,終究是“紙上談兵”。
為了推進項目,天水市多措并舉,搶抓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精準脫貧、新型城鎮化發展等重大機遇,將國家扶持政策細化成可以申報或引進的具體項目,積極對接、跟蹤落實。今年以來,共爭取國家和省級項目77項,總投資36.2億元。
招商引資,是項目建設的關鍵之舉。今年以來,天水市創新思路,依托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水農業科技園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等三大國家級園區,充分發揮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今年蘭洽會期間簽約項目97個,總投資320億元。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聚焦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精準脫貧、改善民生,天水市對項目資金實行“全過程、無縫隙”管理,做到事前審批、事中監督、事后審計,保證了項目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并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理念,加強各個環節的監管,確保了工程建設質量。

在天水市體育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揮汗如雨,為了項目早日建成而努力。當天水市副市長張建杰介紹完項目建設情況后,觀摩督查組對天水市堅持以群眾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給予充分肯定。的確,抓好項目建設是為了推動發展,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
從謀劃到建設,從招商到落地,如何保證每一個項目都能夠高效、規范運行,發揮最大效益?服務和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此,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抓好當前“三重”任務落實促進經濟趨穩向好的工作方案》和《“一業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工作方案》,逐一對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鏈培育、現有政策集成落地等12項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嚴格執行項目工作責任制和市級領導包抓重大項目制度,明確包抓責任和工作要求,做到“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筆資金、一個機制、一抓到底”。市、縣區都建立推進項目建設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各級各部門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情和干勁。

“我們在天水建設的主要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為了讓項目盡快落地,一名副市長專門為我們協調工作,最終項目得以順利進行!敝泄澞芄咎焖止究偨浝碇芟蜿枌Υ松钣懈杏|。
科學合理的考核就相當于一個指揮棒,在推動項目工作中發揮著導向、約束、凝聚、衡量、激勵作用。為此,天水市全面落實固定資產投資暨項目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加大巡察工作力度,對抓項目成效顯著的干部給予提拔重用,對項目工作考核排名靠后的縣區、單位及主要領導進行通報批評并嚴肅問責,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項目的濃厚氛圍。
牢牢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堅持穩中求進,科學發展,一大批項目開工建設,成為拉動天水經濟的重要引擎,也凝聚起發展的強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