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天水市自去年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經過一年的真抓實干,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亮點紛呈,創城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城市文明之花越開越艷,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2018年2月14日,天水市順利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同時,我市一批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受到表彰,充分展示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今日起在全市主流媒體、網站推出“文明播報”專欄,集中展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明家庭、天水好人等一批先進的新風采,進一步掀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新熱潮。

大像山鎮地處甘谷縣主城區,區域面積48.95平方公里,下轄25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10.5萬人,耕地面積1.93萬畝。鎮域內交通便利、商貿活躍、基礎設施齊全、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的系統工程,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活動載體,有力的促進了全鎮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在2012年成功創建了“省級文明鄉鎮標兵”后,鎮黨委、鎮政府把爭創“全國文明鄉鎮”作為提升城鎮品味、促進社會和諧的主要抓手,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做到精安排、細落實,常抓不懈,全鎮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積極謀劃、加大投入,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改造工程。

2016年以來全鎮農村電網入戶率達100%,移動網絡覆蓋率100%,各村通村道路已全部硬化。南部飲水工程實施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幼兒園入園率100%,村衛生室全覆蓋,新農村參合率達99.5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65%。在金融支持方面,全鎮25個村級扶貧互助協會共計發放互助協會貸款225戶187萬元;截止2017年7月,累計發放扶貧互助資金貸款583戶638萬元;累計發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692戶3460萬元。2015年以來,累計發放雨露計劃培訓補助172人25.8萬元。歷年共實施危房改造2646戶,貧困戶危房已全部改造完成。實施異地搬遷58戶,已實施17戶,其余41戶將在年內完成搬遷。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把“基礎便民”專項行動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僅2017年上半年,共爭取各類項目支持1500余萬元,其中:投資300余萬元,實施“一事一議”道路硬化項目4.9萬平方米,道路養護維修面積5100平方米;投資42.8萬元,實施白云村灌溉渠道維修工程;投資900余萬元,新建馬務溝村、馬鞍山村、模范村、西關社區等4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投資88萬元,實施馬鞍山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新建馬務溝、何家溝河堤防護工程3.2公里。同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完成了全縣雨污分流、城區集中供熱管網改造工程,有力地推動了宜居宜業宜游特色鄉鎮建設步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夯實基礎、創新機制,全力推進“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
采取“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的方法,在316國道兩側空地栽植花卉40余萬株、行道樹2000多株,修剪整理3500余株,砌筑仿古墻1600米,粉刷墻體4.2萬平方米,并安裝太陽能路燈152盞,整修渠道500多米,統一安裝門頭牌匾485塊。拆除彩鋼房、鐵皮廠棚、廣告牌等違建530處、清理跨街橫幅120多條、“三堆”1200多處,“八亂”現象得到徹底遏制。實施了“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項目”,各村新建了60余處固定垃圾收集池。在繼續堅持“一事一議”形式籌集衛生費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環境衛生“五星評比制”“巷長負責制”“門前三包責任制”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了“戶分類、組收集、村轉運、鎮處理”制度,城鄉環境大為改善。

立足優勢、突出特色,大力促進鎮域經濟健康穩步發展
大像山鎮以創建全國文明鄉鎮為契機,以促鎮帶縣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為目的,大力發展全鎮支柱產業,全力打造天門山風景區至大像山風景區至物流園區特色經濟帶。以大像山文化旅游節和“三月八”春游會為契機,切實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作為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全力推動全鎮商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深入開展“十個一”示范工程建設。
各村(社區)深入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十佳道德模范”、“十佳文明家庭”、“敬老孝親之星”、“黨員示范戶”的評選表彰活動,共評選出各類先進模范260余人。結合“316國道過境段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程”,建成了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風廉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當地歷史名人、傳統國學、甘谷八景、石窟文化、三國文化、特色產業等為表現素材十公里文化長廊。各村(社區)全面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志愿者服務隊伍達18支,已開展普法教育、公益宣傳、結對幫扶、親情陪伴等活動30場(次)。村文化室、農家書屋達到全覆蓋,共組建美術、書法、小曲、道情等業余演出隊伍52支,發展會員1800多人,在“三月八”、“四月八”民俗文化旅游節期間,開展了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文藝演出80余場次。近日,我鎮成功舉辦了“慶七·一迎十九大暨首屆奮進像山杯農民運動會”,對提振全鎮干部群眾干事創業信心,推動群眾性文體活動開展、加快文明鄉鎮創建進程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著力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近幾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把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列入全鎮工作的重要日程。針對無依無靠學生數量增加以及一些留守孩子不斷增多的實際,我鎮積極配合學區爭取資金,建立“學生之家”,彌補了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和情感缺失方面的不足。整治好文化市場,抓實監督與管理。加大文化市場整治,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公安、文化等職能部門在取締中小學校周圍200平方米范圍內的電子游戲廳、網吧、臺球室等經營性場所,保持了對非法經營活動的高壓態勢,中央8號文件下發以來,全市共開展治理危害未成年人出版物市場、游戲廳和網吧的集中整治5次,收繳非法出版物112冊、光盤315張,對9家游戲廳限期搬遷。

注重實效,加強宣傳,深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鎮機關及周邊制作了以廉政文化、“兩學一做”、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宣傳版面40余個。在新建村級活動場所內,高標準繪制文化墻150余平方米。在楊趙村高速輔道制作核心價值觀大型宣傳版面50余個,在十里鋪沿線制作以保護生態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宣傳欄8處。各村在村委廣場、主干道制作系列公益宣傳廣告120余處,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建設工程初見成效,教育引導作用凸顯。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