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開拓新局的重要舉措,是盤活基層、打牢基礎的重要改革,是新形勢下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抓手。近期,我市各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充分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扎實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各項方針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家川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
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送進千家萬戶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切實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學習宣傳黨的政策基層陣地的重要作用,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百姓名嘴”“土專家”“田秀才”“優秀黨員、道德模范、最美張家川人、青年標兵、巾幗標兵、駐村第一書記等各類模范人物及先進典型人物等人員,開展各類宣講活動40余場,受眾人數近萬人。迅速形成規模、形成聲勢,營造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在基層干部群眾和廣大群眾中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

開展集中學習。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發布以來,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迅速掀起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熱潮,集中組織中心干部帶頭集中學習4次,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6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分管領導業務專干集中學習均在3次以上,達到了中心、所站學習全覆蓋。同時,為全體人員配備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學習資料》,并圍繞學習貫徹情況,每周組織業務干部撰寫發言材料,深入開展學習研討。為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持續、廣泛、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提供了重要保證。

營造濃厚氛圍。針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學謀劃、精心布置。制定印發了《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縣直各部門、各人民團體已經全面深入黨員干部當中和群眾身邊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同時,邀請各領域專家宣講,組織先進典型、模范人物、黨員干部、熱心群眾共同參與宣講。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全會精神宣講活動有聲有色。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基層一線,與群眾暢談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主動查找自身差距,共同討論交流。利用“印象張家川”客戶端、“張家川發布”“今日張家川”微信公眾號等開設了“學習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專欄門開展線上“微宣講”、“微討論”,及時發布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輔導內容和工作動態,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效率。截止目前,共發表各類宣傳報道213余篇(次),臨街單位、商戶LED電子顯示屏滾動宣傳標語2.6萬余次,懸掛各類條幅110余條,鄉村廣播、小喇叭循環播放6.5萬余次,營造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濃厚氛圍。

廣泛開展宣講。張家川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馬關鎮新義村民俗記憶館、紅色革命紀念館等基地教育作用,利用黨員活動日或村民農閑時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現場宣講活動,把握群眾脈搏、了解群眾需求,掀起了六中全會精神基層群眾學習熱潮,推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入腦入心;劉堡鎮高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專題學習宣講活動,進一步深化了黨員志愿者們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實質的理解,真正把學習內容轉化到日常志愿服務行動中,提高志愿服務水平,做到服務居民經常化、解決難題常態化、志愿服務創新化,“三化”合一,全力推動村站志愿服務活動長效發展;平安鄉水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根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一布署,針對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宣講大會,駐村第一書記侯強強同志從充分認識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方面,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宣講和深入解讀;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按照屬地原則,貼近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做實鄉村大喇叭宣講組織落實、宣講稿審核把關等工作,在各鄉鎮、各行政村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鄉村大喇叭微宣講,擴大鄉村大喇叭宣講的傳播面和影響力,有力實現各鄉鎮精準傳播、有效覆蓋,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傳送到千家萬戶。(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供稿)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