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水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產業要集群、龍頭要集中、技術要集成、要素要集聚、保障要集合”的要求,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落實“五抓”舉措,發展壯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推動了鄉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
一是抓基地建設。啟動實施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制定天水市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1+15+1”工作方案,召開了全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暨第三屆農業產業發展大會,加快特色產業“數村一品”“一鄉一業”“集群發展”。全市果品種植面積、產量、綜合產值分別達230萬畝、245.7萬噸、102.5億元,蔬菜種植面積、產量、綜合產值分別達110萬畝、270.14萬噸、100.2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產量、綜合產值分別達26.5萬畝、5.31萬噸、15.53億元。張家川縣龍山鎮馬河村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甘肅省麥積區(果蔬)出口企業聯合體被認定為2021年農業農村部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
二是抓品牌培育。組織實施了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甘谷縣磐安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秦安蘋果和秦州大櫻桃、麥積花椒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項目等產業發展項目,舉辦了甘肅郵政助力天水“秦州大櫻桃”產銷對接會、2021年天水花牛蘋果大獎賽等展銷活動,積極參加各類宣傳推介活動,“天水花牛蘋果”等5個區域公用品牌和“雪原”等22個企業商標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64個、總數達275個,建成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86座、新增儲藏能力6.51萬噸。天水花牛蘋果榮登2021中國品牌·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100強榜。
三是抓主體培育。制定了天水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辦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管理辦法》,推薦9家企業申報省級龍頭企業,組織完成第十一批市級龍頭企業、第一批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申報工作,組建了果品、蔬菜、中藥材等4個市級產業專家組和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團隊,新培育引進龍頭企業34家、農民合作社382家、家庭農場474家,總數分別達589家、9526家、2344家,構建起了以龍頭企業為支撐、農民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骨干、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四是抓科技支撐。啟動實施“千名農業科技人員服務農業農村一線助推鄉村振興活動”,召開了全市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會。組織專兼職教師800多名,投入培訓資金1200多萬元,舉辦各類培訓班1340期,培訓農技人員0.51萬人次、培訓農民15.37萬人次,高素質農民培育3002人。先后邀請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12所院校30多名專家教授來我市開展技術交流,與天津合作通過神舟飛船搭載蘋果砧木種子331粒。組織引進農作物新品種、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裝備589個(項、臺),建立試驗示范基地255個、面積34.99萬畝,審定農作物新品種7個。
五是抓風險防控。制定印發了《天水市2021—2023年農業保險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持續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險種由去年的14個增加到18個,“一縣一(多)品”品種達到21個,2021年落實中央和省級農業保險補貼資金5798萬元,較上年增加1831萬元;落實市級配套資金737.4萬元,累計參保25.24萬戶110.32萬人、簽單1.43億元,提供風險保障34.36億元,支付理賠金額10186.87萬元、受益農戶8.89萬戶次。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