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近日,天水市市場監管局制定印發了《天水市持續推進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在食品小作坊綜合治理三年提升(2019-2021)工作基礎上,持續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防范風險、消除隱患,不斷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
《方案》明確,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按照“整治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堅持“依法依規、履職盡責,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循序漸進、注重引導”工作原則,通過1年時間的綜合治理,努力實現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和產業發展雙提升。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的主要措施:
——堅持“四個最嚴”,強化食品小作坊登記和屬地監管。強化登記服務,實行食品小作坊登記網上辦理,實現食品小作坊登記“一次不跑”。全面推進食品小作坊“透明車間”安裝使用,力爭在2022年9月底前完成轄區食品小作坊總數50%以上(600家)的安裝使用率。建立完善食品小作坊監管檔案,實行“一戶一檔”,確保年度監督檢查覆蓋率和日常監管建檔率達到90%以上。將食品小作坊產品抽檢納入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年度計劃,實現消費者關注度高和消費量大的產品年度監督抽檢覆蓋率50%以上,對抽檢中發現的問題,依據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時處置。
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加大對酒類、肉類、米面制品、豆制品、糕點、調味品等重點品種的監督檢查頻率,強化對易反彈重點品種和重點區域的綜合治理,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食品小作坊違法違規生產加工行為。
——注重服務,促進食品小作坊規范生產。強化宣傳教育,每半年對食品小作坊從業人員組織開展一次食品安全知識集中培訓,督促引導食品小作坊業主主動學法、用法、守法。切實采取幫扶措施,對產能逐漸提高、規模不斷擴大的食品小作坊,積極鼓勵其轉型升級為食品生產企業。通過扶優治劣,倒逼生產條件差、質量品質劣、安全系數低、投訴舉報多的食品小作坊退出市場。大力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到2022年底,全市打造不少于50家示范食品小作坊,以點帶面引領和推動小作坊行業規范發展。
——引導集中化品牌化發展,推動食品產業整體提升。《方案》明確,各縣區要將小作坊升級改造與城市規劃、推進鄉村振興等結合起來,聯小做大,整合做強,在現有產業布局的基礎上順勢而為,建設適合食品小作坊生產經營的集中加工區。積極培育天水呱呱(方便食品)、麥積掛面、秦安豆腐、甘谷辣椒、武山食醋、張川鍋盔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鼓勵地方特色食品小作坊品牌參與旅游部門組織的宣傳推介活動,作為地方特色食品進入旅游景區特產食品專柜,不斷增加品牌影響力。
(來源:天水市市場監管局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