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種植業(yè)結構調整和畜牧業(yè)轉型升級,促進種養(yǎng)結合、草畜配套、生態(tài)循環(huán)發(fā)展。今年,我市糧改飼工作繼續(xù)以糧改飼示范點建設為重點,積極爭取資金扶持,加強技術服務等,通過示范帶動和資金拉動全面推動我市糧改飼快速發(fā)展,目前,全市飼用玉米種植任務已完成大半。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我市糧改飼工作各項任務落實、落地、落細,成立了全市糧改飼工作專責小組,統籌推進糧改飼示范點建設,提供糧改飼種、養(yǎng)、貯等環(huán)節(jié)技術指導和服務,協調解決示范點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督促縣區(qū)建立健全糧改飼工作臺賬,并組織年終驗收考核。同時,市上對市級糧改飼示范點,明確包抓領導和包抓技術人員,按照組織計劃到位、督促管理到位、情況調度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的要求,建立包抓責任制,為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保障。
二是爭取資金扶持,加強糧改飼示范點建設。今年,經各縣區(qū)推薦市畜牧局審核,確定500畝以上集中連片糧改飼市級示范點26個。我市在市級財政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安排了糧改飼工作經費,用于采購飼用玉米種子,對市級示范點適當給予補助。張家川縣、秦州區(qū)、麥積區(qū)爭取縣級財政資金,自行采購飼用玉米種子,扶持集中連片種植飼用玉米的大點、亮點,清水縣繼續(xù)落實種植飼用玉米每畝補助200元的補貼政策。同時,我市正在積極爭取省上糧改飼、高產優(yōu)質苜蓿項目資金等,多途徑投入支持示范點建設,切實保障糧改飼示范點建設取得實效,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三是加強工作調度,全面掌握糧改飼工作進展。我市各縣區(qū)搶抓農村撂荒地復耕整治的機遇,動員、引導飼草企業(yè)、牛羊養(yǎng)殖場(合作社)等合理開發(fā)流轉撂荒地,充分利用農閑田,采取企業(yè)自種、協議種植、訂單種植等形式大力推進集中連片規(guī);曈糜衩追N植。全市飼用玉米種植面積已達13.02萬畝,占年計劃種植任務18萬畝的72%,種植品種主要有金凱3號、金凱958、京科青貯932、九洋818等,共配置有飼用玉米種、收、貯、運機械1983臺套。市級示范點現有種植、收割、鍘草、打包等機械388臺套,計劃種植3.81萬畝,目前,已完成地塊整理3.61萬畝,覆膜2.15萬畝、點籽種植1.21萬畝。

四是提前謀劃,為秋季全株飼用玉米收貯工作打好基礎。為確保生產的飼草料用得掉、銷得出、效益好,我市綜合考慮草食畜牧業(yè)發(fā)展現狀和潛力,以畜定需、以養(yǎng)定種,合理確定糧改飼種植面積,統籌做好產銷銜接,協調指導養(yǎng)殖場、合作社、草業(yè)公司與農戶簽訂青貯玉米種植收購協議,實現青貯玉米訂單化種植,構建種植主體與養(yǎng)殖企業(yè)利益聯結機制,避免惡意壓價,變相拒收。結合種、收、貯主體需求,提供種植、加工、收貯、飼喂等技術指導和服務,督促主體提前開展基礎設施設備檢查,提升完善永久性青貯池等,并配備必要的高性能青貯收割機械設備,總結經驗,查找在青貯前期準備、種植、收割期和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及早提出應對措施,確保在有限的青貯收割期,做到全株青貯能收割、可粉碎、裝得下、貯得好。
(來源:天水市畜牧局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