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我市果品產業迭代升級,學習借鑒平涼、慶陽兩市在果品產業標準化和低產果園改造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8月16日至18日,由市政府副市長劉國軍帶領市直有關部門、縣區黨委或政府分管領導,重點果品企業負責人一行赴平涼市莊浪、靜寧,慶陽市寧縣、慶城等蘋果重點生產縣,學習考察寧縣正洋萬畝矮化密植蘋果基地、莊浪縣朱店鎮北部山區萬畝有機蘋果產業園、靜寧縣李店鎮千畝老果園改造示范點、寧縣國家現代蘋果產業園、慶城蘋果試驗示范站等建設情況。平涼市政府副市長王錦、副秘書長曹瑾焱。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常務副市長董濤、副市長張鴻舉隨程陪同考察。
平涼、慶陽兩市是國內蘋果主產區。多年來,立足區域優勢和資源稟賦,按照“小蘋果、大產業”的發展理念,歷屆黨委政府持續接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舉全市之力、集各方資源發展蘋果產業,初步形成了基地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市場化的良好發展格局,持續采取穩定面積、改進模式、調優品種、提高品質、推進三產融合和“蘋果+”創新發展模式,加快構建現代蘋果產業體系、質量保障體系、組織運用體系、市場營銷體系、政策扶持體系,著力增強核心競爭力、綜合影響力、可持續發展力,成功打造出了“靜寧蘋果”、“人類第四個蘋果 ”等知名品牌,在持續推進蘋果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特色突出。

目前,我市果品產業還存在生產投入不足,果園建設質量良莠不齊,一些區域管理粗放、品種老化,產后精深加工短缺,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品牌影響力弱等問題。今年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著力打造果菜畜藥現代農業先行區”的部署要求,今后果品產業通過采取低質低效果園改造提升、產業鏈延伸、產銷對接、品牌打造等措施,在今后果業發展過程中,我們要學習平涼、慶陽兩市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補足短板弱項,更好更快促進我市果品產業迭代升級。
8月16日晚,學習考察團在靜寧賓館由市政府副市長劉國軍主持召開了考察經驗交流座談會。會上各部門、縣區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部分縣區農業農村局、果業中心負責人及企業代表就學習考察情況進行了交流和表態發言。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霍定明在“為什么出來考察學習、與平慶的差距在哪里、回去如何做”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
劉國軍指出,我市今后在果業生產中一是要有“真金白銀”的投入。我市要真正實現果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就要進一步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要確保資金落實到位,同時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果品產業的發展,將產業真正發展壯大起來。二是要有久久為功的堅持。實踐證明的以花牛蘋果為代表的我市特色優勢果品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我們就要長期堅持、毫不動搖地發展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屆接著一屆干,堅持不懈接力推進,實現天水果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三是要有寸土必爭的信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要有長遠的發展信念,在制定方案、任務目標時候,步子可以再大一點,縣區要將目標任務安排落實到鄉鎮,將責任靠實到鄉鎮。四是要有真抓實干的決心。鄉村振興,產業先行。我們要根據產業發展的階段和重點任務,舉全市之力,通過真抓實干,全力打造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櫻桃、麥積葡萄等為代表的我市特色優勢產業品牌,實現果品產業迭代升級。
劉國軍強調,我市果園也存在“三老問題”,即果樹老化、栽植模式老化、品種老化。要向平涼、慶陽學習,對面積大、效益差的老舊果園加大改造提升力度,通過品種更新和挖改,建設一批以新優品種、矮砧密植、機械省力栽培等為主的高標準、高質量的果園。在2022-2024三年期間,完成10萬畝改造任務。利用中央、省、市、縣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到縣區資金中對實施果園改造提升的種植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戶給予獎補。各市直部門、縣區要高度重視,加強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扶持,著力推進果園優化升級改造工作。
(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