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代表“動”起來 工作“活”起來
近年來,天水市遵循和把握新時代代表工作規律,創新工作思路、健全制度機制、豐富活動載體、提升服務能力,代表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履職實效得到不斷增強。甘肅臺記者劉蕓報道。

(天然氣接入了天水市秦州區大城街道農行家屬院)
劉毅是天水市秦州區大城街道農行家屬院的住戶,他所在的小區由于建設年代較早,一直沒有接通天然氣。今年4月,劉毅和其他幾個住戶向他所在的大城街道光明巷社區表達了希望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協調解決這一問題的愿望。
劉毅:
“我們提出這個問題,訴求就是給我們接通天然氣!
秦州區人大代表、光明巷社區黨委書記強亞麗接到群眾反映的這一問題后,聯合區人大代表趙思敬等人,專門到農行家屬院進行了 摸底調查。得知小區大多數人想要接通天然氣,他們又挨家挨戶去給少數不愿意付費的住戶做工作。最終,經過代表們多方溝通協調,一個多月后,農行家屬院順利通上了天然氣。
趙思敬:
“因為有個管道碰頭的費用,一些住戶他不愿意掏錢,他認為天然氣通了我用呢,但你讓我掏錢我不愿意。我們幾個反復做思想工作,不能因為你們影響了大家,最后他們也就同意了!
集代表之智,解民眾之憂,這是天水市人大代表履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履職平臺的不斷完善、機制的不斷健全,天水經濟社會發展各條戰線上都活躍著人大代表的身影,他們深度參與當地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展現代表風采。天水市人大代表、大漠行實業董事長張維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18年3月,張維林率先投建“扶貧車間”,帶領“扶貧車間”在全省遍地開花。如今,扶貧車間已悄然轉變為“就業幫扶車間”,他在精研“麻”產業,但同時,他也在致力于將“甘味”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張維林:
“甘肅的‘甘味’現在有2700多個無公害認證,這么好的農產品并沒有被推出去,因為老百姓不會賣。那就讓會賣的人來賣,我們現在就在做這個事情。”

天水市第八屆人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維林打造就業幫扶車間,帶動群眾致富奔小康
省人大代表、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有云則是天水市 “強工業”行動的領軍人物。他所在的這家企業在我國電氣傳動及自動化系統也屬于領軍企業。這幾年,他借助各種履職平臺,積極呼吁和推動省內相關聯產業聯合發展,真正做大做強。
王有云:
“這幾年提出了不少建議,比如石油鉆機產業方面,我們目前屬于甘肅電氣集團,但是石油的主機廠它是歸屬于蘭石集團,這兩個怎么能夠聯合起來,是我們在呼吁的。(建議得到推動了沒有?)推動了,我們現在正在和蘭石集團合作,聯合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

天水電氣傳動研究所建有大型電氣傳動系統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了解,近年來,天水市通過建立代表培訓機制,讓代表能力“強”起來;健全代表履職機制,讓人大代表“動”起來;創新代表活動機制,讓履職平臺“活”起來;規范建議督辦機制,讓履職成果“實”起來,代表的履職熱情得到極大激發,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目前,天水市建有“人大代表之家(站)”610個,“家(站)”平臺賦能增效成效顯著。成立市人大代表小組261個,組建法治、財經、科教文衛、畜牧、果業、蔬菜等特色專業小組38個,各項活動均開展的有聲有色。

(“甘肅人大”公眾號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