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遏制外來農業有害生物疫情傳入擴散蔓延危害,保障我市農業生產安全,入春以來,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植保技術人員深入全市果品、蔬菜主產區、水果集散地、交通樞紐及沿線、長城果汁加工廠等高風險區全面開展有害生物疫情布點監測防控工作。
一是抓謀劃,下好監測防控“先手棋”。堅持把抓好農業有害生物疫情防控作為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和穩定農產品供給的先手棋來抓,在全市農業農村局長會和全市春季農業生產工作視頻會上,對全市農業重大病蟲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年初制定印發《2023年蘋果蠹蛾疫情監測阻截方案》和《2023年植保工作要點》,進一步對全市農業有害生物疫情監測防控工作再謀劃,再安排,再部署,科學指導全市疫情監測調查阻截撲滅工作。
二是抓關鍵,打好監測阻截“主動仗”。結合農業有害生物在我省及我市周邊地區發生情況、發展趨勢,通過綜合研判,發布了“早春農作物病蟲鼠草害發生情況及發展趨勢”病蟲情報,把蘋果蠹蛾、梨火疫病、番茄潛葉蛾、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等重大有害生物作為重點監測阻截對象,全力開展監測調查。目前,全市共設立有害生物疫情監測點250個,掛設性誘捕器2000個,監測面積3萬畝。
三是抓執行,打好疫情防控“殲滅戰”。從3月份開始,全市采取定人、定點、定時的監測調查方式,深入田間監測點,對監測誘捕情況進行詳細調查與記載,按時更換誘芯及粘蟲板。各縣區嚴格實行疫情“周報告”和“零報告”制度,一旦發現可疑疫情,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鑒定,并在12小時之內上報省上。同時對疫情來源、傳入途徑、傳入時間等進行分析研究,對新發疫情點、新發地將采取嚴格的檢疫和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和流行,確保疫情早發現、早控制、早撲滅。
四是抓監管,把好檢疫執法“質量關”。市、縣區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植物檢疫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等法律法規,組織檢疫人員深入全市糧油、蔬菜等良繁基地等,積極開展黃瓜綠斑駁花葉病毒、瓜類果斑病菌等檢疫性有害生物產地檢疫,檢疫面積85畝。在簡化調運檢疫審批流程的基礎上,嚴把調運檢疫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目前,全市已完成調運植物及植物產品4批次,苗木20000株,果品40噸。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