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動“三抓三促”行動走深走實,天水市農業農村部門搶抓關鍵農時,依托高校專家回訪、果業部門技術骨干和國家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助力春耕生產,激發農業發展活力,助推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農業科技培訓2.4萬人次,占年任務的24%。

一是依托高校專家“把脈問診”。3月17日至19日,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地組織“頭雁”導師團一行7人,深入麥積、甘谷和武山等縣區6個合作社對我市首批31名現代果業技術示范“頭雁”項目學員開展回訪指導。專家們不僅在專題輔導會上就春季霜凍預防、病蟲害防治、人工輔助授粉、果品保鮮及其他疑難問題為學員答疑解惑,還走進田間地頭“把脈問診”傳授經驗。通過專題輔導和現場指導,讓學員解除了困惑,增長了知識。

二是依托科技特派團“添智增力”。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科技特派團赴3個幫扶縣開展技術指導工作,緊緊圍繞小麥、馬鈴薯等12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19次,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舉辦培訓班17期培訓農民975人次,技術指導31場次指導農民488人次。張家川縣科技特派團深入張家川鎮峽口村、大陽鎮梁堡村、梁山鎮岳山村試驗示范基地,對玉米、小麥試驗、示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情況開展了現場技術培訓,并指出張家川縣冬小麥應重點圍繞“集成綠色技術生產模式,打造綠色高效典型,示范推廣優質特色品種”的目標定位,全面帶動和提升小麥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三是依托老舊果園改造提升“改頭換面”。搶抓春節過后農閑時節,邀請國內知名果品專家與市級專家組深入7縣區巡回開展技術培訓7期1300多人次,面對面向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及廣大果農宣傳獎補政策,培訓改造技術,現場釋疑解惑。引導帶動縣區分區域、分層次舉辦果園改造提升技術培訓63期0.67萬人次,線上參訓3.6萬人次,累計發放技術資料5000多份,有效激發了果品企業、合作社和廣大果農通過立柱式矮砧密植栽培、喬砧短枝寬行高效省工栽培、寬行省工栽培和新優品種高接換優改良等四種改造提升模式對老舊果園進行“改頭換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了全面鋪開、廣泛參與、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