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5日,省植保植檢站調研組,對我市小麥條銹病越夏情況開展實地調研。

調研組先后深入清水縣山門鎮,麥積區新陽鎮,秦州區華岐鎮、天水鎮等小麥條銹病監測點和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對田間小麥自生麥苗和小麥條銹病越夏菌源開展了詳細調查,綜合分析認為,我市秋苗期小麥條銹病將輕度發生,南部部分區域將中度偏輕發生。
調研組對我市小麥條銹病監測和防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強調,天水是全國小麥條銹病核心越夏區和綜合治理區,秋苗期發生情況直接影響全省乃至黃淮海麥區條銹病的發病程度,對全國小麥條銹病綜合治理具有戰略地位。秋播即將開始,要繼續加大抗、耐銹品種引進推廣力度,提高品種整體抗銹水平;要及時深翻鏟除自生麥苗,壓縮越夏寄主面積,降低菌源量;要引導群眾適期晚播,減輕秋苗發病程度;要全力推行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全覆蓋,堅決杜絕“白籽下地”。
調研組還對我市馬鈴薯晚疫病發生防控和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
(新聞來源:天水市農業農村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