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歷年高壓打擊,秦州區非法行醫現進入“躲貓貓”時期,非法行醫者藏于居民小區、城中村出租房、鄉鎮藥店等隱秘場所,并利用夜色作為保護色,與執法人員“錯峰”“上班”,以此躲避執法檢查。且其開展診療活動多涉及靜脈輸液,行為危害性高、人員反偵察力強。為有效打擊這批殘余非法行醫人員,切實保障群眾就醫安全。2024年10月15日,市疾控中心秦州衛生監督所在前期摸排布控的基礎上,組織執法人員對非法行醫重點區域采取突擊夜查,定點清除非法行醫窩點。

這些無證行醫窩點設施簡陋、衛生條件差、從業人員無醫療資質,給群眾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此次行動中,執法人員現場取締了2家涉嫌無證行醫場所,暫扣、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頭孢及替硝唑等抗菌藥物7箱,其他藥品6箱。同時,執法人員現場普法宣教,向周邊群眾講解濫用抗生素、無基礎檢查靜脈輸注等風險危害,著力提升公眾對非法行醫的鑒別能力,提高公眾正確就醫意識。

后續,秦州衛生監督所將按照中心統一部署,持續探索完善“黑名單”制度,將轄區內非法行醫人員列入黑名單,將非法行醫點列為重點監督區域,并廣泛收集非法行醫線索,擇時開展突擊夜查,確保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在轄區內推動形成不敢非法行醫、不想非法行醫、不能非法行醫的良好社會氛圍。
(來源:天水市疾控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