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綠,清明至。為營造一個安全、有序、和諧的清明節日市場環境,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緊緊圍繞“防風險、除隱患、保安全”的目標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聚焦重點領域,持續壓緊靠實“包縣聯所”“包片帶所”監管責任,不斷強化監督檢查,堅決筑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線,積極維護市場秩序平穩有序,全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清明節期間,全市市場秩序整體安全平穩,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件。
嚴把食品安全入口關。緊盯人員流動性大的農村、城鄉接合部、車站、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重點場所,聚焦食品經營主體相關資質、進貨查驗記錄、原材料貯存條件、場地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等情況,加大對“天水麻辣燙”、農村集貿市場、商超、食雜店、街頭臨時市場等的執法檢查,督促經營主體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力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同時,持續加大反對食品浪費的宣傳力度,以餐飲服務集中區、旅游景區、農家樂等為重點區域,加強對聚餐行為的檢查執法,及時制止餐飲浪費。
嚴把市場消費監管關。結合清明期間殯葬用品消費特點,發布《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致殯葬領域經營者及市民朋友的價格提示》,深入香燭、紙錢和壽衣等祭祀用品經營市場,督促經營者嚴格明碼標價,禁止“捆綁服務”“最低消費”,引導市民合理選擇殯葬服務和用品,避免盲目跟風、攀比消費。同時,圍繞清明假期旅游高峰,密切關注旅游景區、集貿市場、大型商超、酒店賓館等重點場所,對全市各大商超、藥店、賓館、酒店開展價格動態檢查,引導經營主體依法合規誠,堅決制止價格串通、哄抬價格、“短斤少兩”等違法行為,營造穩定的節日消費環境和市場秩序。
嚴把安全生產底線關。堅決扛牢安全生產責任,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牽頭做好外賣平臺、農家樂、校外托管機構等“新業態”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燃氣用具、電動自行車、電線電纜、建筑用鋼筋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為重點,對商超電梯、大型游樂場、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逐個“過篩子”,推動安全生產“三方”責任落實,切實把安全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堅決防范遏制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社會影響事件發生。
嚴把消費權益保障關。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執行節日期間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強化值班人員管理,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做到領導干部在崗帶班,值班人員全天候值班,確保信息上下傳達及時、各類公務處理及時。同時,全面加強輿情監測處置,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受理12315熱線和全國12315平臺等各類消費者投訴,堅持依法處置,全力化解消費糾紛和矛盾,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清明期間,共出動檢查執法2888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745戶次、藥品經營單位414戶次、特種設備使用單位130戶次、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等市場主體549戶次、旅游景區48個次、電商平臺和網絡經營者55戶次,未發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共受理12315指揮平臺受理轉辦投訴舉報14件,有效維護了全市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