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在北京
舉行記者招待會,就中方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的立場和措施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新社發 廖文靜 攝

3月7日,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時回答提問表示:達爾富爾地區的情況是嚴重的,中國對這場人道主義災難表示同情。希望國際社會發出一致聲音向該地區施加影響,推動解決達爾富爾問題的政治進程。 中新社發 廖文靜 攝
點擊瀏覽更多最新圖片
中方對斯皮爾伯格放棄奧運顧問聲明表示遺憾
中新網3月7日電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3月7日下午,應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邀請,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大使為中外記者和駐華使館新聞官舉行吹風會。新聞司副司長秦剛主持吹風會。
劉貴今介紹說,我最近剛剛訪問了蘇丹,在訪問蘇丹之前到英國進行了兩個工作日的訪問,之后還訪問了乍得,并在 回國途中經停巴黎時同法國外交部進行了磋商。
劉貴今說,這次訪問蘇丹的主要目的是推進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目前混和維和行動布署遇到困難,在政治進程上缺乏進展。不久前蘇丹和乍得之間發生一些矛盾,我訪問乍得,勸說兩國進一步改善關系。在英國我會見了英國的議員,在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作了演講,舉行了記者會,還會見了英國外交國務大臣和首相的外事顧問等官員。在蘇丹,我會見了總統巴希爾,總統助理納菲阿,新任外長阿魯爾等,還會見了聯合國和非盟混合維和行動的聯合代表阿達達、美國總統蘇丹問題特使威廉姆遜。在乍得,我會見了乍得總統代比。
下面我愿意回答提問。
問:昨天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反對美國總統布什及議員出席北京奧運會,因為國際社會認為中國未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作足夠的努力。對此,你有何評論?
答:你肯定多次聽到布什先生在多種不同場合講過,他及其家人要來觀摩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據我所知,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要都做了這樣的積極表態。不久前在德國議會,就有關奧運會的問題進行聽證時,德國國家奧委會主席、同時也是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很明確地表示,體育是用來架橋是用于人民間溝通的,而不是用來筑墻的。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政要和體育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認識到,把北京奧運會政治化,不符合奧運精神,把達爾富爾問題同北京奧運會掛鉤更是毫無道理。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已經作了很多積極的建設性的工作,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的認可,極個別的人借達爾富爾等問題企圖給中國抹黑,這種作法絕不會得逞。
問:最近,蘇丹政府對達爾富爾某些地區進行了轟炸及武裝部隊聯合行動,你與巴希爾總統就此談了些什么?
答:最近在西達爾富爾地區,人道和治安形勢確實有所惡化。蘇丹在配合聯合國和非盟混合維和方面成立了一個委員會,主席是巴希爾總統,委員會的重要成員是總統助理納菲阿,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外交部次長薩迪克。我在會見他們時提出了中方對西達爾富爾州最近形勢的關切,蘇丹方面向我做出了一些解釋。從去年12月開始,該地區最有影響的叛軍向政府軍發動了進攻,占領了西達爾富爾州的三個區。政府軍進行還擊,造成了人員傷亡,蘇丹政府對此表示深感悲哀和關切,同時保證在未來的行動中要加以注意。西達爾富爾州地區的形勢是三個達爾富爾州中的安全狀況最差、戰事最頻繁的地區,原因比較復雜。我希望國際社會除了向蘇丹政府施加壓力外,也向交戰雙方和有關方面施加影響,使戰事盡早停止。中方將繼續利用自己的影響,勸說有關方面采取最大的克制,通過和談解決問題。國際社會為解決達爾富爾問題必須對外發出一致的聲音,即“混和行動”應盡早布署,但更加重要或同等重要的問題是,必須加快推動政治進程。目前政治進程裹足不前,五個政治派別只有兩個同意參加談判,另外三個提出了無法滿足的條件。政治進程邁不出步伐,戰事難以真正結束。特別是有些政治派別為了尋求更好的結果,更好的地位,更多的權利,發生了爭奪地盤的情況。有一些是政府轄下的地方受到進攻,另一些是不同的叛軍派別之間爭奪地盤,使達爾富爾地區的人道形勢雪上加霜。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決。
問:許多阿拉伯媒體報道稱,中國對蘇丹政策是麻醉性政策,對蘇丹政府施壓使其讓步,中國與反對派別有何接觸?他們是誰?談了什么內容?
答:中國在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上的基本政策和西方公開聲明的政策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因為在過去我參加的多次解決達爾富爾問題的公開國際會議上,西方一些代表在發言中也都強調了和中方對達爾富爾政策方面的一致性。比如說,西方國家也都主張通過政治而非軍事的手段解決達爾富爾問題,除了要推動聯合國和非盟的混合維和行動之外,也要同樣重視推動政治進程。我們都同意國際社會應該以一個聲音說話,向蘇丹政府和向叛軍方面平衡的施加影響。但在如何實現這些政策目標,如何達到達爾富爾問題的政治解決,在強調的重點、優先領域上,使用手段或作法上有所不同。我們和西方國家之間,包括同美國、英國、法國、歐盟,我們都有很良好的溝通、對話和協調。我本人去過兩次美國、一次歐盟,最近又訪問了法國和英國。中方希望通過溝通和對話,更好地推動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更好的促進相互了解。同時我在與西方國家的同事及蘇丹政府的接觸中,我也是努力鼓勵他們,爭取建立某種最低程度的相互信任,并能夠努力創造一個良好氣氛。如果相互之間充滿了深刻的敵意和沒有起碼的相互信任,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會很難。我在接觸中發現,同樣一件事情,雙方如有截然不同的解讀,就不利于問題的解決。
中國同達爾富爾的叛軍和蘇丹地區的抵抗運動沒有正式的直接接觸,但我和一些蘇丹的政治力量進行了初步接觸。這次我在蘇丹會見了SLM(蘇丹解放運動)領導人米納維和他的主要助手,就達爾富爾問題交換了意見。我在訪問南達爾富爾州的時候,也與南達爾富爾州臨時過渡機構中一些反對派的代表進行了溝通,聽取了他們的想法,同時也向他們轉達了中方的明確信息,即中國希望與全體蘇丹人民做朋友,不僅是北方,也包括南方和達爾富爾地區,我們愿意為促進蘇丹的民族和解和結束蘇丹的戰亂沖突作出貢獻。
問:中方一直認為政治不應該與奧運掛鉤,像今天的吹風會是否為了駁斥這種看法?在斯皮爾伯格宣布退出北京奧運會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中方尊重其決定,希望通過對話增進相互了解共識。對于好萊塢抵制奧運會的作法,有何評論?
答:中方對發生在達爾富爾地區的人道災難表示深切同情,我們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義的援助。有關北京奧運會的任何建議,我們都持歡迎和開放的態度,愿意進行討論,愿意聽取任何有合理內容的成分。但是對于那些惡意的,借奧運會進行抹黑,借達爾富爾問題抵制奧運會的行動我們堅決反對。我們和一些對奧運會有看法的組織進行了對話。去年9月,我訪問美國的時候就同 “拯救達爾富爾聯盟”的負責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對話,幾位負責人告訴我他們并不想抵制奧運,也并不反對奧運,只是覺得可以利用奧運對中國政府施壓,改變中國對達爾富爾問題的政策。我告訴他,中國對達爾富爾問題的政策沒有錯,受到多數國家的肯定,包括一些西方國家的政要,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也贊同中國的達爾富爾政策。我們沒有理由,沒有必要改變這一政策。去年9月,我在紐約會見了斯皮爾伯格,我對他說,我知道你已經不是2008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藝術顧問了,因為北京奧組委用最明確的語言向你的律師提出來,你沒有在最終期限之前簽署正式合同。盡管如此,你作為一個名人、名導演,你關心達爾富爾問題,我愿意就達爾富爾問題同你交換意見。我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給他詳細介紹了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的政策。他還跟我說:我已經為北京奧運作了一點工作,還將繼續對北京奧運進行支持。后來發生了所謂“辭職”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反對將奧運會政治化,不是從北京奧運會開始的,在過去的奧運會上,奧委會的組織者都是奉行這個原則的。《洛杉磯評論》回憶,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十九屆奧運會上,有兩個美國黑人運動員在領獎臺上舉起戴有黑手套的拳頭,抗議美國歧視黑人政策,當時這兩個運動員就被驅逐出場外。當時的奧委會主席說,如果你踏進了奧林匹克的神圣大門,就不得不把政治放在門外。所以把毫無關系的政治引進奧運會,是冷戰時期的作法。冷戰已經結束,那些以冷戰的思維,戴著有色眼鏡的極個別人應該放棄這種做法。盡管這樣做可以使個人的聲望大振,使他們獲得選票,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作法對奧林匹克精神是有損害的。
問:無論是在津巴布韋、南非,我曾親見劉大使為中非友好發揮建設性作用。事隔多年,又看見劉大使為達爾富爾問題四處奔波。你說親見達爾富爾局勢某些方面存在惡化趨勢,請具體談談除了你的出訪,中方還做了那些工作?你說解決達爾富爾問題,國際社會須發出一致的聲音,在你看來國際社會需要取得什么樣的共識,才能做到在這個問題上發出一致的聲音?
答:關于第一個問題,我僅僅舉我上個禮拜在訪問蘇丹的過程中,到南達爾富爾州訪問一天的見聞,從這個角度告訴你,中國為解決達爾富爾問題,特別是達所面臨的人道主義危機做了什么。我在南達爾富爾州參觀了中國幫助蘇丹修建的大型供水項目,該項目要從85公里以外的地方挖20眼深井,修85公里的管道,把水輸往南達爾富爾州的首府尼亞拉地區,該地區是將來維和部隊聚集的地方,那里水很缺乏。中國的公司已經開始了工作,大批的管道已經運到了。但在85公里管道經過的地方是SLM一個派別控制的,安全形勢很不好。我當時和有關派別的人士交談,希望他們能夠給我們提供安全保障。除此之外,我們打了46眼水井,在達爾富爾地區修建了20所小型的發電站。我在南達州的時候,他們舉行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集會,原因是去年中國向他們提供了8千萬元人民幣的援助,建了醫院,買了救護車、四輪驅動車等。我還參觀了一個難民營,中國向他們提供了一百多所活動板房,讓孩子們能夠讀書。還參觀了尼亞拉的技術學院,中國的公司向他們捐了30臺電腦,一套遠程設備。這只是我到南達爾富爾州一天看到的中國提供的幫助。中國是第一個向混合維和行動派出多功能工兵分隊的非洲以外的國家。第一批140人已經到那里幾個月,開始平整土地,修建圍墻,搭建營房,找合適的地點打井,為大部隊到來做準備。我們第二批部隊是175人,他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只等聯合國維和部隊一聲令下,他們就啟程。在混合維和方面,中國作出了自己實實在在的貢獻。去年7月31日,中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期間,安理會通過了授權部署混合維和行動的1769號決議。中國和其他國家一起為推動這個協議作了很多工作。中方一直努力推動政治進程,一直支持聯合國達爾富爾問題特使埃利亞松先生和非盟達爾富爾問題特使薩利姆先生的努力,為資助他們行動的基金捐助了50萬美元。我們所作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促使達爾富爾問題能夠盡早解決。
問:美國國務卿在訪華時說,中國除了派工兵分隊外,還將派出戰斗部隊參加混合維和行動,請予證實將派出多少人?
答:我本人并不了解這個消息。但是據我所知,當前中方所做的事情,是集中精力兌現我們已經作出的承諾,即由315名人員組成的多功能工兵分隊盡早到位。據我了解,中國目前還沒有派戰斗部隊去達爾富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