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馬力鎮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全鎮工作的中心,緊扣“六個精準”總體要求,緊盯省“1+17”、市“1+18”、縣“1+20”精準扶貧方案,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富民產業培育、加強黨建保障、示范帶建設和公共服務保障五大提升工程,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一是圍繞夯實基礎抓項目。馬力鎮以項目為抓手,整合各類資金,解決群眾急需問題,加快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今年以來,已實施袁河紅崖溝60戶,南陽亥家川25戶,北順麥卜溝二期10戶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實施袁河、南陽等6村護村堤防共計2870多米;完成民武、石坪等4村巷道硬化共17680余平方米;硬化改造楊溝、山莊、堡子3村通村公路共計7.1公里,拓寬砂化涉及暖水、年坪、石峰等8村13個自然村通村路28.6公里;實施南陽村1200多米渠道襯砌工程。另外,干扎村6處涵管人行橋,五家河自然村通村橋,暖水村涵管橋建設已全部完工。

二是圍繞富民增加抓產業。緊盯持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這一核心,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增加群眾收入。在北部山區村以發展全膜玉米種植為主,示范推廣中藥材和林果業種植,全力保障好物資供應和技術指導,鞏固已建成的王溝、遠中等8個全膜玉米千畝種植示范點;在南部袁河、石坪等山區村,半山區陽坡耕地示范推廣旱作蔬菜種植,陰濕山區發展核桃種植和特色養殖產業;在民武村發展設施蔬菜種植和規模化養殖產業。同時,有針對性的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增強勞務競爭力,拓寬群眾增收途徑。

三是圍繞強化保障抓黨建。把推進貧困村村級陣地建設、村班子隊伍建設和干部素質提升作為精準扶貧的組織保障,以項目支持、雙聯共建和自籌資金的方式,及時啟動鐘山、堡子、雙場、暖水、遠中、黎堡、付門7個村級陣地改擴建和重建工程,目前7個村陣地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嚴格按照組織程序,在16個貧困村選任政治意識強、群眾評價高、工作能力強的村組干部34名,進一步加強了村班子力量;在全鎮干部中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工程,進行精準扶貧等方面知識的綜合培訓;用好專項資金,規范化布置了袁河、民武等10個村級陣地,配備辦公桌椅50多套,制作各類制度、圖表、宣傳版面60多個。

四是圍繞示范引領抓典型。堅持把示范帶動,作為推動精準扶貧的有效抓手,按照“示范帶動、規范提高、分類幫扶、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大力實施安全飲水、巷道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工程,開展金融扶貧試點工作,培育村上富民產業,動員村上黨員和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幫扶貧困戶發展,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精準幫扶措施的落實到位,極大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的促進了貧困群眾增加收入,為其余各村的精準扶貧工作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五是圍繞服務發展抓民生。改善民生是服務發展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今年,在袁河、石坪、鐘山、高山4村實施村級衛生室建設項目;在南部和北部山區16個村全面實施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實現自來水進村入戶;榜沙小學、暖水小學、石坪小學、北九小學、飛天希望小學5所小學改薄工程已開工建設;松民公路沿線各村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度實施,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6次,配備垃圾箱8個,改造危舊墻體6500米;嚴格按照相關政策為村上五保戶和低保戶以及生活困難群眾及時發放民政救助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