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武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緊盯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部署,圍繞“六個精準”,緊貼全縣實際,在精準扶貧上出實招、求實效,全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完善了基礎數據。認真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對156村12.2萬貧困人口逐一入戶核實、重新精準識別,進行動態管理,基本做到了“五清六有”。快速穩妥推進大數據平臺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全縣15個鄉鎮的紙質版填寫工作已經全部結束,業務部門正在審核。

二是促進了產業發展。圍繞群眾增收的實際,因地制宜、精準確定區域富民產業,蔬菜、勞務、畜牧、林果、鄉村旅游等富民產業發展取得了新成效,上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80元。

三是改善了基礎條件。加快貧困鄉村水、電、路、房建設,44條180公里的通行政村道路、19處農村安全飲水、1900戶危舊房改造、406戶易地扶貧搬遷、64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等基礎工程正在加快施工,一批已經建成使用。同時,縣上籌資4000萬元專項用于自然村道路砂化、山區村安全飲水等基礎建設,有力地改善了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是落實了扶貧貸款。積極協調各金融機構加大信貸產品創新,“隴菜通”信貸業務全面啟動,“中和農信”小額信貸項目正式運營,貸款扶貧工程穩步推進。制定出臺了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管理辦法,落實專項貸款2.13億元。上半年,共為貧困戶發放政策性貸款4300萬元。

五是拓展了參與范圍。深入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助推精準扶貧”等活動,發動全縣23家社會團體、行業協會、非公企業與貧困村和貧困戶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形成了“集小流成江河”的社會幫扶局面。與中國土特聯盟合作,簽訂了中國土特一帶一路產業扶貧工程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土特聯盟將在未來5年陸續投入5億元用于我縣產業扶貧工程,有效拓展了外力扶貧渠道。(通訊員 羅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