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武山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扶貧開發工作新精神,以“1236”扶貧攻堅行動為總抓手,以精準扶貧為主要手段,統籌兼顧,強化措施,突出“三個著力”,凝聚全縣合力深入推進精準扶貧,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一是著力“換窮貌”。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換窮貌”的重中之重,加快實施利用國開行貸款開展通村道路和安全飲水項目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開工建設農村公路44條180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9處,今年將在全市率先實現通行政村水泥路和農村飲水安全兩個全覆蓋。投入2000萬元,啟動實施74個貧困村162個通自然村道路砂化工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1個、整村推進項目18個,改造農村危房1900戶,新修優質梯田1.05萬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二是著力“培富業”。突出產業扶貧,培育、發展和壯大富民產業,“一園一區四片兩帶”蔬菜產業建設加快推進,蔬菜科技示范園核心區完成投資450萬元,智能化玻璃溫室、連棟棚、工廠化育苗中心等建成投用,引進新品種50多種,完成育苗1350萬株,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檢測中心和園區監控系統,建成示范種植區鋼架設施棚450多座、產業路14公里、渠系配套30多公里。上半年全縣完成蔬菜種植24萬畝,其中設施蔬菜8.5萬畝,復種蔬菜3.5萬畝,露地正茬蔬菜12萬畝。成功創建省級農業標準示范區,圓滿承辦了全省蔬菜現場會暨2015中國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武山蔬菜”被認證為A級綠色食品,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發展優質果園1.59萬畝,建成咀頭吳莊蘋果、榆盤鐘樓核桃、山丹劉屲核桃等3個千畝示范點,洛門牟坪矮化密植蘋果示范園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栽植苗木8萬株600多畝。開工建設規模養殖場(小區)15個,扶持發展規模養殖戶72戶。完成勞務輸轉9.6萬人,創收8.8億元。

三是著力“拔窮根”。扎實抓好教育和實用技能培訓,讓貧困地區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大力實施教育民生工程,足額落實義保費等各類補助1248萬元,為999名鄉村教師落實生活補貼157萬元,為304名代課教師購買了養老和醫療保險、提高了工資待遇,充分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扎實推進教育項目建設,洛門龍泉中心小學等17所學校食堂工程、馬力中學綜合樓等6個災后重建教育項目和馬力、龍臺、楊河3鄉鎮中心幼兒園全面完工,城關三幼、縣職專宿舍樓、四門中心小學綜合樓完成主體工程,39個2014年“全面改薄”項目開工建設,31個行政村幼兒園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縣新建校舍1.2萬平方米,消除D級危房2萬平方米。狠抓教育教學質量,2015年高考二本上線人數達到1104人,增長2.9%。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350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500人,崗位技能培訓250人,創業能力培訓600人。(通訊員 羅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