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把實施全民創業促就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以實現充分就業為主線、扶持創業為重點,強化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加大創業技能培訓, 加強就業服務指導,積極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以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等各項工作,擴大就業、支持創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落實優惠政策,千方百計促進創業、增加就業。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就業扶持、社保補貼、創業優惠等各項政策措施,創新小額擔保貸款管理模式和擔;疬\作機制,將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軍隊退役人員、返鄉農民工等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范圍,及時從貸款融資、稅費優惠、獎勵扶持等各個方面提供扶持和服務,千方百計促進創業、增加就業。一是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力度。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做為促進就業、創業一項重要措施,最大限度地注入擔;,為小額擔保貸款的按時足額發放夯實堅強的基礎,有效的解決了創業者資金短缺的難題。累計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基金200萬元,辦理城鄉創業婦女、勞動密集型企業、城鎮各類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0.3億元。二是認真落實社會保險補貼資金。積極推進社會保險補貼工作的審核進度,按照要求為符合條件的人員如下崗失業人員、失地農民、靈活就業人員等辦理社會保險補貼手續,今年以來,累計為100 人落實社會保險補貼 41.8萬元,其中靈活就業70人、困難職工 30人,有效減輕了創業、就業困難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壓力。三是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嚴格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主體免收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鼓勵創業。

二是強化就業服務,著力打造就業服務體系。以城鎮新增勞動力、高校畢業生、新增下崗失業人員和困難群眾為重點,通過強化崗位開發、加強就業服務、開展就業援助、發布用工信息、開發公益崗位等措施,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一站式”的就業服務,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職能進一步強化,全縣就業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全縣城鎮新增就業5386人,現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70人,按從業人員 29417人計算,全縣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3.19%,達到了縣上和市上目標管理責任書(3.5%以內)的要求。一是強化崗位開發。圍繞全縣重點產業項目,將促進就業與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相結合,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努力滿足不同層次的就業需求,累計共開發就業崗位8000個,為城鄉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奠定了基礎。同時,堅持把開發公益性崗位作為解決廣大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的惠民工程,通過統籌開發,規范動作,加大投入,大力開發政府公益性就業崗位,目前,全縣已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 708 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群體人員780人,有效地解決了全縣就業困難群體安置,緩解了就業壓力。二是開展職業介紹。深入實施“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就業活動,有針對性地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服務,積極為用工者和求職者搭建平臺,主動上門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技能。已免費提供職業介紹 3543人次、指導5846人次。三是落實就業援助。開展了以“幫扶到人、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務到家”為主題的再就業援助活動,幫助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今年共發放《務工指導手冊》、春風卡、政策宣傳提綱等宣傳材料宣傳材料3000 多份,制定服務計劃書 1000 多份,解答群眾關心的就業再就業等問題 800 余件(次),幫助128 名困難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三是創新培訓方式,全面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堅持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招工、培訓、就業”三位一體工作模式,健全職業培訓制度,大力實施就業技能培訓、企業需求訂單培訓和SYB創業培訓,切實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加大職業培訓資金投入,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加強職業培訓資金監管。加強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查詢系統建設,強化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一是大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依托縣勞動就業中心這一培訓平臺,加大對縣內大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新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科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非公培訓機構的管理,集中縣內師資和培訓資源,采取集中培訓、分散培訓、課堂培訓、鄉村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并依據受訓人員的年齡、文化程度、就業意向等不同分別編班、分類培訓,既保證了培訓的實效性,又滿足了受訓人員的實際需求。今年以來,全縣累計培訓學員4400 多人,發放職業技能教材4400多份。二是加大企業需求訂單培訓。鼓勵企業到勞動力輸出地進行對口培訓,直接為企業輸送人員,解決企業用工“后顧之憂”。與蘇州瑞儀光電有限公司、常熟朝光服裝有限公司、蘇州利誠紡織有限公司、蘇州大億光電有限公司、上海貴田制衣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長期培訓輸轉合同,保證了學員的順利就業。今年以來,完成職業技能共開展電動縫紉機操作、電子裝配等專業培訓學員1200人,其中1020 人輸送到上海、江蘇等地以及本地就業,輸轉率達到了85%。三是大力開展SYB創業項目培訓。嚴格按照SYB創業項目國際規范開展培訓,對縣內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各類人員進行系統全面的創業培訓,并對合格學員頒發人社部驗印的《創業培訓合格證書》,今年以來,共舉辦 SYB創業培訓13期 26 班,有 300 多人創業成功,吸納帶動450 多人就業,提升了廣大創業者的創業能力,真正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倍增效應。

四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保障勞動者合法權利。堅持保障勞動者合法權利和提高勞動者自身素質雙管齊下,全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切實引導企業履行市場責任、用工責任、環保責任和公益慈善責任,促進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發展,在全社會形成理解、關心、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加大勞動執法和監督力度,不斷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大力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和勞動用工情況專項檢查,強化勞動仲裁,及時化解勞務糾紛,認真處理糾正各類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違法投訴案件,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60戶,涉及勞動者4230人。督促用人單位補簽勞動合同262份,勞動用工備案65戶,追討農民工工資975人705.55萬元。廣泛宣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險法》、《甘肅省勞動用工備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農村婦女創業貸款的相關政策,農民工法律意識、維權意識得到明顯提高。(史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