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帶領縣政府辦、農業、文廣等部門負責人,先后深入到龍臺鎮東溝、青山和四門鎮大蒿、侯堡、水洞等村,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督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基礎設施完善、富民產業培育、鄉村旅游發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督查中,馬勤學強調,相關部門和龍臺、四門等鄉鎮要進一步增強看齊意識,緊盯全縣“1+20”精準扶貧方案和村脫貧13項指標、戶脫貧7項指標,查漏補缺,加快進度,補齊短板,確保實現整縣脫貧的目標。

一要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要搶抓工期,加快進度,強化監管,突出抓好貧困村巷道硬化、危房改造、綜合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幼兒園等項目建設,全面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覆蓋面和公共服務水平。特別是雙聯單位、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第一書記要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爭取項目,多方籌措資金,幫助村上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公共服務保障,確保各項硬件指標達到要求。
二要大力發展豆角富民產業。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采取對比算賬、觀摩學習等方式,引導群眾,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廣“西梁模式”,大力發展正茬(復種)豆角產業,促進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特別要抓好當前架豆的產銷對接工作,加大外銷力度,提升貯藏能力,千方百計拓寬銷售渠道,確保豆角銷售價格持續穩定。

在侯堡村調研
三要挖掘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龍臺等鄉鎮要緊緊圍繞自身的資源稟賦、文化內涵、區位特點、產業布局等實際,抓緊編制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退耕還林力度,積極發展油菜花海觀光、冷水魚養殖垂釣、上河峪自駕休閑、慈云寺景區游覽祈福等特色旅游,著力打造綠色生態旅游風情線,實現農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全域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四要持續抓好雙聯行動。要嚴格落實聯戶干部輪流蹲守制度和駐村工作隊隊員駐村時限要求,統籌抓好政策法律宣傳、矛盾糾紛排查、實用技能培訓、富民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保障等工作,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凝聚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