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叢:搶抓建設新農村機遇推動供銷社體制改革
古浪縣副縣長 訾曉輝
古浪縣供銷社通過實行兩個置換,推行兩個創新,實現一個目標為重點的企業改革,真抓實干,經濟發展躍上新臺階,為農服務功能明顯增強,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進展,農村流通網絡進一步健全,企業經營發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被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確定為全國56個縣級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縣之一。全系統11戶企業基本完成企業改革任務,其中2戶社屬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4戶基層社成立了專業社,1戶組建股份制供銷社。改革后的供銷社緊緊圍繞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抓好啤酒大麥生產基地和大麥專業社建設,今年落實種植面積1.8萬畝牞簽訂合同1300份。
給農戶賒銷優質啤酒大麥籽種花20噸、化肥400噸,銷售啤酒大麥4000噸,幫助農民增加收入80多萬元,有效地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達到了雙贏的目標。
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成為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核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與供銷社的工作任務有著密切的聯系,既為供銷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供銷社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新農村建設的機遇;二是合作經濟法出臺的機遇;三是“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帶來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信息網絡建設等一系列全新意義上的變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是農村經濟體系、服務體系的再構。如新的龍頭產業格局的形成、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都離不開供銷社的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啟動農村消費市場,擴大農民需求,促進農村流通業發展。
面對難得的機遇和挑戰,供銷社作為服務“三農”的涉農部門要適應這一形勢,更加關注“三農”問題,深化改革,推進聯合,加快發展,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著力實施供銷社的“二次創業”。
深化基層供銷社體制改革。按照“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
的方針和“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服務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被動經營、職工被動工作、資產被動保值問題,促其主動增值,謀求發展。
積極推進雙向聯合。首先要推進系統內聯合,同時發展對外聯合。建立全新的機制,培育聯合的依托力量,廣泛開展聯合、合作經營。用市場經濟的辦法,以共同投資、共同管理為標志,以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為準則,以聯合發展為目的,提高整體發展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大力加快發展步伐。通過深化供銷社體制改革,奠定新的合作組織基礎;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奠定新的企業機制基礎。立足于培育主營業務,恢復傳統業務,改造傳統網絡,使現有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開拓新的發展領域,加快現代經營網絡建設,為農產品流通和農民生產生活資料供應提供優質服務。(作者系古浪縣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