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浩在武威調研時強調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
本報民勤9月23日訊(記者茍保平)省委書記、省長陸浩9月22日至23日,在武威市就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進行了專題調研。他強調,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規劃,落實措施,科學治理,務求實效,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努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9月的河西走廊,金風送爽。陸浩先后來到涼州區和民勤縣,走進田間地頭,深入工廠車間,從上游到中游、下游,了解水資源配置情況、節水措施實施情況、節水農業發展情況,實地考察了生態示范園和節水示范點,同農民群眾親切交談,同基層干部共同探討,就搞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陸浩在調研中聽取了武威市的工作匯報。他說,近年來,武威市發展變化比較大,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呈現一派喜人景象。特別是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已經開始起步。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和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夠把這項事關流域內生產生活、事關全省乃至全國的生態環境重點工程建設好,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從根本上解決石羊河流域的生態惡化問題,關系石羊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圍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和長遠發展,牽動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也是陸浩近年來一直擺在重要工作日程上的大事。兩天來,他從石羊河流域上游的涼州區張義鎮到中下游的民勤縣大壩鄉,先后考察了澄新村日光溫室人參果生產基地、武威城東沙產業示范園區、達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紅崖山水庫、大壩鄉文二村節水試驗點和勤鋒灘沙產業示范園區。陸浩說,在嚴酷的自然環境面前,石羊河流域的廣大人民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奮斗,以驚人的毅力阻止沙漠的侵襲,堅持不懈地改善生態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這種精神十分難能可貴。但是,這里的生態環境還在繼續惡化,不僅對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存與發展造成直接威脅,而且對全省乃至更大范圍的生態環境建設造成嚴重影響。石羊河流域,特別是民勤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癥結性問題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實施流域綜合治理,核心是要解決好水的問題,這是當務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陸浩強調,搞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石羊河流域水資源和民勤生態環境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再次證明了科學發展觀的無比正確。它不僅為我們解決各種矛盾和困難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也為我們搞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治理一個流域及一個地區的荒漠化,是一項非常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單打一,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統籌人口、資源、環境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把治理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努力走出一條經濟持續發展,資源永續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路子。
陸浩指出,節水是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根本措施。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發展最基本的條件,須臾不可或缺。石羊河流域的生態問題實質上是水的問題,有水就是綠洲,無水就是荒漠。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一靠開源,二靠節流。就石羊河流域來說,跨流域調水不現實,節水是唯一出路。目前,流域內缺水是不爭的事實,水資源浪費也是事實,這表明節水的潛力還很大。要以推廣綜合節水技術為重點,以發展高效、節水、設施農業和建設節水型社會為目標,把節水作為流域治理的根本性措施來抓。不僅工農業生產要節水,城鄉居民生活也要節水;不僅下游要節水,上游、中游同樣要節水。不能竭澤而漁,對水資源進行掠奪式經營,不能只顧生產不顧生態,不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不能只顧局部不顧全局。要通過宣傳教育、政策引導和各種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把節水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
陸浩強調,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關鍵是強化管理,合理分配和科學利用水資源。把珍貴的水資源管理好,其實質是要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有效保護和高效利用。管水需要權威,管水的責任必須由政府擔當起來。石羊河流域管理局要切實負起責任,發揮作用,加強流域內水資源的規劃、調配、管理和利用,優化全流域內的工農業生產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結構,努力杜絕水資源浪費。要推進水權制度改革,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合理確定流域內工農業用水、生產生活用水比例,逐步實行用水定額管理,實行定額水價、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用經濟手段調節用水矛盾,形成全社會各行業、各方面節約用水的合理機制。要對上中下游的水資源進行統一調度,合理分配用水指標,科學配置水資源。要在維持正常生產生活的前提下,有步驟地關閉一批用于農田灌溉的機井;城市自來水管網覆蓋的地方,單位自備水井也要堅決關掉,以解決地下水嚴重超采的問題。要通過科學調度和嚴格管理,力爭在一定期限內做到采補平衡,最終實現恢復地下水位,恢復植被,恢復綠洲,使流域內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陸浩強調,搶救民勤綠洲,改善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條件,是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根本目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并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是要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改變“先發展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傳統發展模式,既不能為發展而犧牲生態環境,也不能因保護環境而放棄發展。要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和陽光產業,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要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切實做到以水定結構布局,以水定發展規模,以水定種植面積,合理確定農業內部結構和種植比例。要嚴禁墾荒、嚴禁打井、嚴禁超采地下水。堅決壓縮耕地種植面積和關閉減少機井。這是兩個必須完成的硬指標、硬任務,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體系。要減少農業人口,實施生態移民;壓縮高耗水作物,擴大高效節水生態農業;壓縮種植業規模,擴大生態經濟和草畜產業規模,把傳統農業的技術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集成,建立起生態穩定、結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陸浩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對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重大意義的認識。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保住民勤綠洲,既是資源環境問題,更是經濟社會問題;既是武威市和民勤縣兩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職責,也是省委、省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嚴肅認真對待這項事關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工程。要大力加強市情、縣情教育,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生態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生態保護建設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努力形成人人關心生態、愛護生態、科學治理生態的濃厚氛圍。要上下一致,下定決心,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任務落到實處,做到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
省政協副主席、省發改委主任邵克文,省委秘書長孫效東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