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精神 搶抓機遇
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中共張家川縣委書記 蒲軍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文卿在張家川縣委書記蒲軍、縣長馬小龍的陪同下檢查張家川縣小城鎮建設情況。)

張家川縣行政廣場

張家川“花兒”表演
張家川縣委十一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市委五屆五次全委擴大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全縣工作,表彰獎勵先進,深入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今年全縣各項工作任務。開好這次會議,對于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迎接挑戰,搶抓機遇,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2008年全縣工作的簡要回顧。
2008年,面對地震災害和國際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縣委、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縮小差距,加快發展作為全縣工作的主基調,按照全縣總體發展思路,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一手抓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預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0.46億元,較上年增長17.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4億元,較上年增長8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1億元,較上年增長25%;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5210萬元,較上年增長3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760元,較上年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936元,較上年增長21%。全縣保持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局面。
一是項目工作進展順利,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二是城區建設步伐加快,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改善。三是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四是下大氣力改善民生,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五是抗震救災取得勝利,災后恢復建設全面推進。六是堅持改革創新精神,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二、關于當前形勢和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也是我縣改革發展蘊含重大機遇的一年。按照市委五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全縣各項工作,必須正確把握形勢,搶抓難得機遇,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應對挑戰,趨利避害,乘勢發展。
一要認清形勢,振奮精神,進一步堅定應對危機的信心。
二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
三要統攬全局,突出重點,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根據市委全委擴大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我縣實際,今年全縣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挑戰,努力加快發展,以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為主線,按照全縣總體發展思路,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和培育優勢產業,著力加強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著力發展工業經濟,著力提升城區形象,著力促進民生改善,著力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實現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全縣工作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加快經濟發展,經過認真討論,我們提出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9%;財政收入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人口自增率控制在8‰以內。
三、關于2009年全縣工作的主要任務。
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也是實現全縣發展目標的關鍵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實現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要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農業穩定發展。要加快農業生產發展。要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要繼續鞏固和擴大設施農業成果。要堅持把草食畜牧業作為全縣的支柱產業,加快畜牧產業化進程。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后勁。要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
二要堅持抓好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不斷增強發展后勁。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充分發揮民族縣和省財政直管縣的優勢,積極爭取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災后重建步伐,促進民生改善,夯實發展基礎。
三要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和開展全民創業行動為契機,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著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舉辦“第二屆關山花兒會暨清真食品節”,推動旅游業發展。全面落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壯大非公有制經濟總量。要積極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廣開就業門路,推進全民創業工程。
四要努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以小城鎮為骨干、以產業為支撐的城鎮化格局。要繼續按照“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加快新區建設速度”的思路,著力抓好城區道路拓建,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關產業,加快全縣小城鎮建設步伐。抓好一批市場建設項目,推動商貿服務業發展,繁榮城鎮經濟。要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五要以改善民生為宗旨,努力推進和諧張家川建設。要按照災后重建規劃,爭取兩到三年全面完成恢復重建任務。要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制定完善提高教育質量的長效機制。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發展廣播電視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素質。進一步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認真落實鼓勵計劃生育的各項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大科技示范推廣力度。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確保宗教活動規范有序進行。要深化“平安張家川”創建活動。全面落實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要加強宣傳思想工作,重視對外宣傳推介。
六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為促進發展提供堅強保證。落實全年各項任務,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關鍵在于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把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