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中午,天水市人大代表、張家川縣委書記劉長江做客天水在線,就張家川縣2009年工作完成情況及2010年工作思路接受專訪。
劉長江說,去年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項任務,取得了加快發展的新成效。
——縣域經濟在項目拉動下實現新的突破。堅持把項目工作和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總抓手,“十一五”前三年,全縣共爭取實施項目260多項,總投資達15.5億元。去年,爭取各類項目112個,總投資4.88億元,開工建設項目65個,完成投資10億元。在項目拉動下,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南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設進展順利,草食畜牧業有了新的發展,工業園區建設全面啟動,工商經濟有了較快發展。預計去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2.4億元,增長20.4%;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8217萬元,增長57.5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8億元,增長47.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億元,增長4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9015元,增長16.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90元,增長20.9%。
——基礎設施在城區建設帶動下不斷改善。近三年來,多渠道籌措資金3億多元,實施了道路延伸改造、市政服務設施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使縣城面積由原來的4.6平方公里擴大到8.2平方公里。去年積極推進各項續建項目,啟動實施解放東路、濱河路、中城北路拓建改造和民族商貿城改擴建一期工程。一個空間布局基本拉開,多項功能基本配套,發展活力明顯增強的新縣城初步顯現。在國家項目支持下,全縣農業、林業、交通、水利、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得到了較大改善,為加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和諧社會建設在解決民生問題中積極推進。全力推進扶貧開發、災后重建和新農村建設,認真落實“兩免一補”和困難家庭大學生助學貸款等扶持措施,不斷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大力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城鄉衛生清潔工程,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和廉租房建設,有效解決了一些突出問題。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和再就業政策,不斷完善社會保險體系,認真實施城鄉低保制度,進一步加大城鄉救災救濟力度,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平安張家川創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逐步健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社會事業在改革創新中協調發展。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不動搖,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深入開展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調整教育布局,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建立健全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認真實施科教興縣戰略,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以創建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為目標,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基礎不斷加強。加大“農家書屋”建設力度,積極開展張家川“花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馬家塬遺址的挖掘保護,組織開展全民健身和各類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在把握“兩個共同”主題中得到鞏固。緊緊圍繞民族工作主題,堅持不懈地開展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廣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正確地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發揮宗教界人士在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中的獨特作用,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黨的建設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不斷加強。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立足民族地區黨建工作實際,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積極探索民族地區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在全縣鄉村全面推行“代辦式”便民服務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基層組織在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了學校、社區和“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通過積極探索實踐,為全縣黨建工作注入了活力,使科學發展觀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 推進和諧張家川建設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富民強縣、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張家川縣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和社會公平正義,形成縣委領導和諧、政府主導和諧、多方共建和諧、人民共享和諧的生動局面,不斷促進和諧張家川建設。
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確保改革發展成果讓全縣人民共享。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入手,多做得民心、順民意、合民情的好事實事,努力使全縣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認真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擴大就業渠道,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求;著力為民辦實事好事,努力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縣人民。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確保公平正義理念在全縣充分體現。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牢固樹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思想,深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堅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保障全縣人民的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全面貫徹“五五”普法規劃,進一步深化以憲法為核心的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推進依法治縣進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努力提高擴大公民的憲法意識和法律素質,形成全社會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確保全縣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局面不斷鞏固。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教育為主的方針,創新載體、豐富內容,努力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為全縣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精神動力。不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強化社會管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堅持不懈推進各項改革、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優化創業發展環境、深入開展平安建設、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建立矛盾糾紛排查預警機制、積極推進平安張家川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