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書記劉長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關春生,副縣長馬玉鳳帶領縣委辦、教體局等單位負責人深入縣一中、阿語學校、新建小學、縣一幼、東街小學等10所城區學校和幼兒園查看學校布局、高考備考,校安工程等工作,并召開協調會議研究解決學校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困難和問題。
劉長江一行深入校園查看學校整體布局,走進學生宿舍食堂查看學生住宿就餐情況,聽取學校負責人關于學校發展現狀的匯報,召開座談會詢問學校發展、教師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通過一天的調研,縣委書記劉長江認為,城區學校布局基本趨于合理,學校和幼兒園安全防衛逐步向好。
在縣一中、縣三中調研時,劉長江指出,縣城高中布局基本合理,硬件建設基本達標,要狠下決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是要加大教研教改力度。要緊緊圍繞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緊扣學校的實際和教師的現狀,落實學科教研經費,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校際交流等活動,深化教研教改,在教研教改突破中提質量。二是要下功夫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工作。針對當前部分教師教學基本功不扎實、教學水平明顯偏低,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現狀,縣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專門的培訓計劃,本著對全縣人民負責的精神和關心愛護教師的立場,出實招,見實效,加強培訓提高,使這些教師早日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里手。三是要努力改善教師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要整合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項目,解決教師的住房困難。各學校要積極推行免費早餐制,有條件的學校要建立教師食堂,盡可能地提高教師的生活質量,要采取措施,組織全縣教師進行健康體檢,確實關心和愛護廣大教師身心健康。
在縣阿語學校、縣職中調研時,劉長江對我縣的職業教育給予充分肯定。要求縣阿語學校要做好學校整體規劃,縣上將給予政策支持,擴大辦學規模。縣職中要組織人員赴全國職業教育辦學效益好的先進地區和學校參觀學習,進一步研究探索全縣職業教育的發展思路和辦學方向,確保職業教育有效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在縣一幼、二幼、新建小學等學校調研時,劉長江要求要加大安全保衛工作力度,配備必要的防衛器械。針對兩所幼兒園一些設施建設不規范的現象,要求教師要高度重視幼兒在園安全問題。城區小學要提高“三合率”,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協調會上,劉長江對城區學校布局、高考備考,校安工程等方面所做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學校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現場進行研究協調。在談到學校布局時,劉長江指出,從張家川發展的長遠來看,城區2所高中,4所小學布局基本合理,但縣城僅有一所初中,規模偏大,還需新建一所初中,幼兒園建設存在占地小、環境差、安全有隱患等一系列問題。要求教育主管部門要做好新建初中的整體規劃、項目的爭取和縣第二幼兒園的搬遷選址等工作。

在協調部署學校安全保衛工作時,劉長江要求社保局、公安局、教體局協調配合,盡快為城區每所學校配齊保安,購置必要的防范器械。公安局要加大保安的培訓力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城區交警要在學校所在路段加大治安巡邏次數,維護交通秩序,確保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暢通。各學校要做好校舍、飲食、住宿、排水等安全大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對農村中小學校安全工作,要求各鄉鎮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并采取切實可行措施,確保農村中小學校安全不出問題。社保、教體、衛生部門要協調組織教師開展健康體檢。財政、教體、紅十字會等部門要盡快開展縣城學校困難學生的摸底,啟動實施“溫飽工程”,解決困難學生上學期間的生活問題。教體、人事、編辦等部門要研究和核定城區學校的編制,研究制定城區教師流動和職稱評定辦法,努力解決中小學校教師職稱限額偏緊問題,進一步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牛永禎,縣政協副主席王存珠及政府辦、發改局等單位的負責人參加了協調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