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上半年,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鄉鎮按照縣委十二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暨全縣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圍繞“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的基本方略和“發展高于一切,穩定壓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黨建保證一切”的基本理念,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強力推動張家川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為總體工作思路,結合各自實際,倍加珍惜機遇,勇于破解難題,著力培育特色亮點,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任務,本網現將推出《張家川縣鄉鎮工作巡禮》系列,對各鄉鎮特色及亮點工作予以報道。
因地制宜樹特色 圍繞目標建亮點
——張家川鄉鎮工作巡禮(大陽鄉篇)
今年上半年,大陽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黨員干部群眾,開拓創新,埋頭苦干,扎實工作,緊緊圍繞把大陽鄉建成“張家川縣畜牧大鄉、果蔬基地、勞務基地、文化大鄉”四大目標,結合春耕生產的大好時機和鄉鎮工作的階段性特征,各項重點工作全面推進。

調結構培育壯大主導產業 在后溝流域片帶的汪洋、陽溝、豁峴、劉溝4村集中連片推廣優質馬鈴薯4900畝,其中種植黑膜洋芋1000畝,建成優質洋芋示范基地,發展龍頭帶動作用,努力構筑全鄉農民穩定增收的載體和依托。全鄉累計完成地膜玉米種植12000畝,占年度任務的100%,并建千畝示范點2處,分別為:中莊梁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區集中連片種植雙壟溝播地膜玉米5000畝,在川區一線集中連片種植雙壟溝播地膜玉米1000畝。今年,縣上下達我鄉沼氣建設任務90眼,目前,陳陽、南山、汪洋三村共放線90眼,開挖75眼,澆注48眼,“三改”目前正在積極進行之中。

畜牧養殖增強發展后勁 依托扶貧片帶建設項目,整合婦女小額信貸資金、群眾自籌資金,在汪洋、中莊、陽溝、寨子4村新建養畜暖棚130座,目前已開工建設35座,完成主體20座;在陳陽、汪洋、中莊、陽溝、寨子、豁峴6村新發展畜牧養殖戶580戶,養殖基礎母牛960頭;在汪洋、陽溝2村新發展養羊專業戶150戶,養殖小尾寒羊800只;在后溝流域梯田地埂及荒坡溝壑推廣種植紫花苜蓿620畝。

建農業綜合示范基地樹亮點 小楊生態農業綜合示范基地是投資550余萬元建成的張家川縣首個以綠色無公害蔬菜為基礎,以畜牧養殖為龍頭,以花卉培育為特色的生態農業循環基地。今年,我們全面完成了基地的建設任務,基地共占地300畝,分為蔬菜基地、花卉基地和標準化養殖基地三部分。據初步統計,生態農業基地年總收入可達170萬元以上,輻射帶動了我鄉及全縣蔬菜、花卉及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

加強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 以促進產業發展和實現“六化”為目標,著力抓了后溝7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后溝流域5000畝新修梯田的后續建設;通過實施渠子梁農村安全飲水擴建工程,使全鄉24各村全部實現了飲水安全化;新修標準為四級公路的農路主干線3條17.6公里;新修農田道路81.5公里;完成溝壑梁峁造林綠化1000畝,完成農機路綠化25公里;新建垃圾收集池41個,垃圾填埋點2處;在小楊、陽灣等6村完成美化村容村貌6320平方米。大陽鄉政府遷建和小楊村易地搬遷安置工作啟動后,共完成征地64.5畝,發放征地補償款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款共計199.7萬元。

努力抓了“一事一議”項目的實施 依托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政策,廣泛爭取并實施水、路、能源、生態、土地整理等方面的建設項目,全鄉共爭取到“一事一議”建設項目11項。整合后溝流域片帶項目資金,硬化寨子、陳陽、豁峴、陽溝、汪洋5村主干道11.2公里,在陽溝、豁峴兩村修建橋梁2座。河李村通村橋梁,南山村通村公路硬化等項目正在積極建設中。

狠力抓了農村道路建設 積極爭取通暢工程建設項目,完成了太原村1.35公里的主巷道硬化建設項目,實施了中莊梁熱溝至小楊4.5公里高標準的硬化公路建設項目,完成了陽灣村5公里的田間道路建設。

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圍繞創國優工作,狠抓了前三次計劃生育集中宣傳月服務活動;書寫固定宣傳標語30條,亮化美化鄉計生服務所1處、村級計劃生育陣地5處,投資3萬元修建太原村文化長廊500米,新修國策壁3處;認真開展了計生專干的業務培訓;組織清理龍黑公路兩邊水渠6.7公里;集中組織開展了春季環境衛生清潔整頓活動5次,初步緩解了鄉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狀況。

增強組織凝聚力為民辦實事 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對全鄉24個村的前半年工作進行了大查大比,按照 “六室八有”的要求,我們在豁峴、梁堡兩村修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目前已全部完成了主體主工程建設。自“雙聯”行動開展以來,至目前,各級包聯單位已確定聯系幫辦實事50多件,包聯干部為農村困難群眾幫辦實事好事36件。并為全鄉24個村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兩規劃、一計劃”,理清了貧困村的工作思路和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