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啟動以來,省市縣鄉各級單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聯村組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心聲辦實事,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奏響了扶貧攻堅共同奔小康的嘹亮號角,打開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記者深入15個鄉鎮、對省市縣鄉開展此次行動中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專題采訪,本網將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牽手共進》系列報道, 通過典型宣傳,進一步激發引領帶動各級包聯單位進一步創新思路,扎實開展為民富民行動,真正讓群眾的思想活起來,富民的產業興起來,群眾的腰包鼓起來,農村的面貌靚起來。
《小康路上你我牽手共進》系列報道之四十五
張家川縣“六個突出”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張家川縣緊緊圍繞 “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教育農民、疏導情緒、錘煉干部、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八大任務,立足工作實際,廣泛動員部署,著力創新幫聯載體,狠抓關鍵措施落實,推動“雙聯”行動向縱深發展。
突出典型示范,深入宣傳富民政策。按照“聯村聯戶聯真情,為民富民育新民”的要求,在縣電視臺、政府網站、黨建網開設“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專題欄目。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擴大對外宣傳。組織編創富有民族特色的張家川花兒、快板、千字歌等文藝作品,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下鄉進村入戶開展宣傳,做到了戶戶有資料、人人都知曉。以示范村為主,加強典型培育。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縣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培育先進典型發揮典型帶動作用的實施意見》,選派46名后備干部到示范村掛職指導“雙聯”行動,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富民產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八個全覆蓋”和“五件實事”的落實、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農民宣傳教育、軟件資料建設等方面為全縣“雙聯”行動做出樣板、樹立典型。

突出動態管理,建立聯系對接機制。在全縣已開展“千名干部聯萬戶”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調研摸底,確定幫聯對象,進行干群有效對接。建立“四商三審一公示”機制,組織聯村單位和聯戶干部制定了“一規劃兩計劃一舉措”。對全縣15個鄉鎮和255個行政村的發展規劃、 863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計劃進行了集中審核,為行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性依據。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工作臺賬,做到干部有聯村聯戶“提示卡”、民情日記、干部聯心卡,單位和鄉鎮有聯戶名冊、民情臺賬、幫聯臺賬,確保包聯對象不掛空,包聯工作常抓不懈怠。強化措施規范軟件,在歸檔整理聯戶名冊、幫聯臺賬、各類報表等軟件的同時,緊緊圍繞 “一室四版兩盒”,規范各村戶軟件資料建設。

突出為民主題,創新載體增強實效。積極推行“三三五五”群眾工作法(三送三幫三扶促發展、 三普三訪三調保穩定、三聯三引三助構和諧和五項工程聚民心、五事到戶連民情、五卡公開賦民權、五官躬行順民意、五項制度保民安)。緊貼全年重點工作和農時季節,積極開展以“項目建設大促進、城鄉環境大整頓、惠農政策大檢查、春耕生產大推動、致富能力大提升、矛盾糾紛大化解”為主要內容的六大行動。積極開展勞務技能培訓。完成了牛肉拉面師、餐飲服務、賓館服務等8類技能需求1000多名群眾的造冊登記工作,分類分批已實施技能培訓181期2.7萬余人(次)。990人在5期“伊香牛肉拉面師”培訓班中掌握了一技之長。廣泛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以紀念建黨91周年為契機,縣級領導干部帶頭,各鄉鎮、各單位深入聯系村戶,采取走訪座談、發放慰問金(慰問品)等方式,對優秀黨員、老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進行慰問。集中7-8月兩個月時間,積極組織各級聯村單位和3000余名聯戶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助三夏、促增收”、“助秋播、促調整”活動。在田間地頭爭做農業生產的宣傳員、幫扶員、聯絡員、服務員、調解員,切實幫助聯系村戶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實現增產增收。

突出項目資金整合,改善農村基礎條件。結合全縣農村發展實際,制定出臺《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整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易地扶貧搬遷、農村通達通暢、農田水利公益事業等項目59項2.9億元。特別是縣財政安排以獎代補資金1000萬元,各幫聯單位籌措落實1520多萬元。完成通村道路14條36.7公里,農田道路456.2公里,完成巷道硬化面積11.9萬平方米,修建橋梁6座,實施危房改造10016戶,建成村衛生所 266所,建成鄉鎮文化站13個,農家書屋實現了全覆蓋,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34個,流轉土地面積7466畝,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突出政策驅動,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充分發揮民族地區特色和資源傳統優勢,制定出臺了在“雙聯”行動中大力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畜牧規模養殖業和皮毛販運業三大富民產業的實施意見。全力推進實施清真餐飲服務業“百千萬”工程(力爭在全國100座城市,發展賓館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10000戶,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整合項目資金扶持發展畜牧規模養殖業、皮毛加工販運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目前,在北京、武漢等20多個省會和200多家大中城市已開清真餐館3968家、賓館205家,創收入4億多元。今年新建規模養殖場(小區)12個、發展規模養殖戶180戶,新發展皮毛加工企業和販運戶4000戶,成交額2.4億元。加快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全面啟動雙聯惠農貸款,協調縣電信、移動等通訊部門面向全縣農村用戶推出 “雙聯惠民卡”。全面落實省委提出的“八個全覆蓋”、“五件實事”,制定出臺了《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八個全覆蓋”和“五件實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12個牽頭單位和相關配合單位,并積極組織各部門制定具體實施方案15個,確定了10個示范村作為試點村,促進雙聯工作取得實效。

突出上下互動,破解難題幫辦實事。自行動以來,劉省長先后兩次親臨開展調研指導,省市各幫聯單位認真入戶對接搞調研,傾聽心聲辦實事,上下聯動破難題,結合村情興產業,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新期盼,打開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省政府辦公廳對我縣2013年重點爭取的68項重點項目與省直相關部門進行了銜接反饋,對我縣重點項目爭取工作給予了極大的幫助指導。并多次來我縣莊河村實地調研,協調解決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等資金。省民委、省財政廳、市水務局、市編辦等省市領導和幫聯單位在多次來我縣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協調落實項目資金,幫助指導發展富民產業,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幫辦實事。各聯村單位幫助實施項目80多項,概算投資1800余萬元,已落實資金1000多萬元,一些制約貧困村戶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