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黨員干部做得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張家川縣堅持問題導向,廣泛征求和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狠抓各項問題的整改落實,著力解決“四風”突出問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說到做到、兌現承諾,群眾感受到了新變化,以看得見的成效贏得了群眾信任。從今日起推出“教育實踐活動巡禮”系列報道,大力宣傳全縣教育實踐活動在整改落實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張家川縣堅持即知即改發展民生水利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張家川縣堅持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聽取意見建議,深入了解基層群眾對水利工作的所思所盼。
針對農村供水工作中的水質、水源地保護、工程維修養護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縣水務局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在已建成的渠子梁農村供水工程基礎上,建成了服務功能齊全、管理功能完善的張家川縣農村供水綜合服務中心。一是嚴格按照農村飲水安全水質檢測指標的要求,在縣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的監督指導下,采取定期檢測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對城區和農村供水的出廠水源水、凈化水、末梢水取樣檢測,開展21項飲水指數的檢測化驗,確保全縣群眾飲用水水質全部達標。二是建成了集水情監測、視頻監控、調度控制、管道流量監測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飲水安全信息化管理中心,對全縣農村供水工程的安全運行進行24小時全程監測、遠程調度和控制,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益。三是建立了中東部和西部2個維修材料儲備中心,保證了維修管護所需的各類管材和配件的質量,有效縮短了管材配件的運輸距離,節省了時間,為提供優質服務、及時處置故障,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正常運行提供了方便。四是加快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先后投資1.17億元,建成了渠子梁、連五梁、劉堡梁、龍山、平安梁、馬鹿梁6處規模化、跨鄉鎮、跨流域的集中式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有效解決了全縣所有鄉(鎮)的184村3.2萬戶19.4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使全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截止目前,張家川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通村率達到100%,工程入戶32037戶,入戶率達到82%,農村飲水安全化受到了群眾的普遍稱贊,肩挑畜馱、水窖集雨、池塘取水已成為張家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