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建明元曲畫集》序
楊 歌
與唐詩、宋詞相比,元曲歷代多被冷落,被一些儒碩鄙棄。但是在近代,元曲受到王國維及鄰國的一些學者肯定。王國維曾對元曲進行研究和評價,認為元曲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可與唐詩、宋詞接踵比肩,并認為元曲“妙在意境、妙在自然”“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認為“元曲是中國最自然之文學”“非后世能望其項背也”,認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曲為詞變的結果,而元曲有別于唐詩、宋詞的地方則是它的語言通俗易懂,不避口語、俗語、方言,明白如話,而言外之意無窮,題材比詞更寬闊。
在元代,當時漢族知識分子對統治者從氣節觀念出發,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從政,表現出消極的思想,他們的理想是田園生活,消極以避世,表現這種思想的作品占很大比例。
詩詞畫家緱建明所作的唐詩、宋詞畫集已開辟了詩意畫的先河,他氣壯山河的筆調和細致入微的詩情描寫使當代讀者大開眼界。當看到多年被埋沒的元曲曲意畫時,我們感到驚訝并感嘆作者石破天驚的精彩藝術魅力。時代忽略了元曲,而緱建明對元曲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去挖掘、塑造它的神韻,演繹它的精美。從他的畫中,我們看到口語般的元曲被刻畫出豐富、生動、典雅深沉的畫面,烘托出更加詩意化的優美的境界。元好問的“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后清風”,湖山隱處,青松當戶,靜水宜人,竹籬茅舍,好一個讀書人避世的讀書境地,這也是元好問的精神歸處;盍西村的“閑來乘興訪漁樵”,林泉故交,開懷暢飲,遠離機巧,忘卻煩惱。堪稱元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寫照。畫面上兩個林泉故交,真是談笑無還期。胡祗遹“蹇驢山翁,輕衫烏帽”,刻畫出主人公以酒澆愁,以“醉模糊歸去好”來表達避世的心思。山道蹇驢、烏帽斜垂、生動畫筆,盡傳神態……
大略淺析幾幅元代文人的精神畫面,更覺廬山面目之博大。至若“任他高柳清風睡煞”“石鼎烹茶”更是將這種避世精神刻畫得淋漓盡致。
豐富的元曲被作者發掘出它的閃光和美輪美奐。閨怨和文人的不得志在他的畫中更是生動而深刻感人。光說文人,周德清“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古代讀書人的境遇是悲慘的,在未金榜題名前,他們大都“七件事尚且艱難”,這個在困難環境中怎能折花問柳的書生被作者刻畫得活靈活現,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思;家中除一缸清水外別無長物,窗前也少庭花院草,惟一簾霍葵向日傾斜。“書中自有顏如玉”,當前的黃卷青燈尚需磨守,古代多少讀書人豈不是這種命運?這種形象在唐詩、宋詞里是少有的。緱建明為我們生動刻畫出了元代書生的無奈。
詩人畫家緱建明是個畫人物畫的高手,更是個畫詩意畫的高手,這部元曲畫集更是展示出作者千錘百煉的筆墨和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可以說他的詩意畫是前無古人的,而這部元曲畫集待讀者細品之后就覺得意境的深遂、筆墨的恣肆、詩意形象的準確與高度的藝術夸張更是無與倫比的,是一部不朽之作,我們有幸看到“繪畫界的王國維”。元曲能因有緱建明的畫而驕傲,元曲能因此畫更顯露燦爛輝煌。時代的大手筆推動元曲深入人心,《緱建明元曲畫集》的汪洋中我只淺舉一二,如讀者能品味到它的詩意激蕩,詩情委婉百迭、撼人心弦和詩的韻外之境時,那更是我的愿望。
在人物畫藝術創作元曲里,中華傳統文化以有緱建明的元曲畫集而感到自豪,愿緱君在未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謝盛世!
順錄緱建明詩近作《九部畫集問世感懷》:
又報臘余一歲深,硯邊猶滯墨痕濃。新書漸醒龍蛇氣,故畫漫無煙火痕。
我鑄鐵毫扛大鼎,誰扶神器響洪鐘。生涯原不畏冬淡,九部新雕萬木春。
包括元曲畫在內,緱建明近年已出九本大集,每本精彩凝煉,使人感慨系之,其給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
注:神器,傳神之筆。(楊歌系國內美術評論家)
緱建明藝術簡介
緱建明,甘肅天水市人。自幼習畫,受業于當代大師黃胄先生。現為中國國家詩書畫院名譽主席、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金石畫館副館長、中國歷史人物畫院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緱建明是詩、文、書、畫全面修養的藝術家,工于山水、人物、花鳥,深入研習魏晉、宋、元、明、清諸家,是近現代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中傳承創新有所建樹的畫家之一。他推崇詩、書、畫一體,注重畫外修養,吸收古今長處,講求筆情墨韻,構圖守白留黑,創造出時代感的新意境。他將精通的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的技法互為通融,使畫作更具表現力。畫風瀟灑靈秀,線條飄逸、挺勁、大氣,出神入化,表現物像惟妙惟肖。
緱建明著作頗豐。出版有《緱建明畫集》《緱建明繪霍松林詩意畫集》《緱建明水滸人物畫集》《緱建明紅樓人物畫集》《炎黃藝術—緱建明人物近作》《近現代名家精品—緱建明人物畫集》《近現代名家精品—緱建明山水畫集》《近現代名家精品—緱建明花鳥畫集》《緱建明杜甫詩意畫百圖》《緱建明癸巳人物新作》《緱建明癸巳花鳥新作》《緱建明丙申花鳥新作》(上)《緱建明丙申花鳥新作》(下)《唐詩宋詞元曲畫集》(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