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恭(558~617年),字元實,天水上邽(今甘肅天水秦州區)人。隋唐時期著名將領。祖父王建為北周鳳州刺史。父親王猛為鄯州刺史。
王仁恭年少時性格剛毅,做事謹慎,擅長騎射。20歲吋,楊堅之子楊俊引為記室,隨從左右,后又改任長道縣令、遷車騎將軍等職。
開皇十九年至二十年(599~600年),王仁恭從楊素在靈武(今甘肅省涇川縣一帶)抗擊突厥,屢建功勛,以功拜上開府,賜物三千段。以驃騎將軍典蜀王軍事。隋煬帝嗣位,漢王楊諒舉兵造反,王仁恭與楊素一起平定了這場叛亂,以功進位大將軍,拜呂州刺史,賜帛4000匹,女妓10人。歲馀,轉衛州刺史,尋改為汲郡太守。
王仁恭有能名,且愛民仁厚。遷信都太守,汲郡吏民扣馬號哭于道,數日不得出境,其得人心者如此。隋煬帝伐高麗,以王仁恭為軍將,因功授光祿大夫,賜絹6000段,馬40匹。
大業十一年(615年),突厥屢犯邊患,王仁恭詔命復出,被任命為馬邑太守,當時馬邑守兵不滿3千人,王仁恭挑選精銳將士迎敵,突厥兵盲目自大,大敗突厥。其后突厥又進犯定襄,王仁恭率兵4千抗擊,獲勝而歸。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百姓饑餒,道路隔絕。王仁恭不能保持舊節,受納貨賄,又不敢開倉廩賑恤百姓,終激民怒,招致民怨。大業十三年(617年),部下劉武周發動兵變,王仁恭被殺,享年60歲。 (《天水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