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信心謀新篇
兩天來,在省委十屆九次全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小組討論的會場上,與會委員和代表圍繞《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討論稿)》和省長陸浩關于《建議》的說明,進行了熱烈討論,顯示出了期盼發展、關心發展、謀劃發展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心。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笆晃濉币鉀Q“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解決好“三農”問題始終是我省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第十一個五年即將來臨之時,我們該如何認真審視并解決好這一問題?
省農牧廳廳長武文斌深有感觸地說,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如果說農民都富裕起來了,那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都會實現。
記者注意到,省委十屆九次全委會提出的“十一五”規劃建議討論稿從我省實際出發,著力把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十一五”時期全省經濟發展的關鍵任務,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
定西市委書記石晶說,定西是一個農業市,這幾年,我們緊緊抓住“三個順應”和“三個遵循”,堅持用市場思維指導工作,按經濟規律辦事,用工業思維抓農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省委把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勞務經濟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完全符合我省實際,切中我省發展的要害。今后,我們將按省委的要求,繼續抓好農業支柱產業的開發,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對于農業大市隴南來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一個是要抓好小康建設,另一個就是打好扶貧攻堅仗。隴南市委書記邵明說,在抓小康建設和扶貧攻堅中有一條主線,就是要發展特色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隴南的氣候條件比較復雜,所以發展經濟林果、草畜、中藥材、蔬菜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特色經濟,抓勞務移民,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近兩年的實踐充分證明,發展抓項目抓住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十一五”要繼續將抓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中心環節。
“項目”一詞可能是這次會議上大家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語。熱議“項目”緣自“十五”期間項目建設為我省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酒泉市委書記李沛文告訴記者,酒泉發展的核心是項目,未來五年,酒泉將積極開展全民抓項目的實際行動,把項目建設一抓到底。而要抓好項目建設必須要圍繞特色、優勢產業謀劃好一批項目,加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特別是要積極謀劃建設一批投資規模大的骨干項目,采取“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的辦法,推動項目更好地發展。
“大發展要有大項目,快發展要有好項目。”省發改委主任邵克文說,發展抓項目是“十五”時期我省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十一五”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必然要求。建議討論稿提出,“十一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力爭高于“十五”時期,要實現這一目標,最終要落實到項目上去。而要謀劃好項目,應該瞄準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瞄準市場需求和導向;瞄準自身現有的基礎和條件。瞄準了這三條,才能謀劃出一批好的項目。
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使第一產業由弱變強,第二產業由小變大,第三產業由慢變快。
“十五”時期,我省提出并全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對全省經濟發展保持兩位數增長和財政收入持續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據測算,“十一五”期間經濟要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必須達到13%以上。
因此,調整經濟結構,要把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放在首要位置。省人大科教文衛委副主任馮云海說,在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中,我省的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工業企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然占有主導地位。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在體制和機制創新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