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建隴原和諧交通體系
——發展中的甘肅交通事業紀實
■本報記者仵樹大趙艷通 訊 員段蘭芬
甘肅省交通歷史悠久,漢、唐絲綢之路穿境而過,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著名的關隴道、蕭關道、陳倉道、陰平道等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驛道,承載著歷代王朝 的興衰成敗,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秦皇、漢武西巡,張騫出使西域,諸葛亮六出祁山,文成公主進藏等,都是著名的歷史事件,對促進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繁榮、邊疆穩定、促進中華民族融合發揮過重要作用。
步入現代文明的今天,甘肅省的公路交通依然對國內經濟整體發展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2005年12月,甘肅省交通廳對外公布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甘肅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達到1006公里成為全國第18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
甘肅省高速公路建設從1992年起步,1994年全長13.15公里的天水秦城至北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從此改寫了甘肅省沒有高速公的歷史。1999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甘肅省搶抓機遇,加快公路建設步伐,蘭州柳溝河至忠和、蘭州至白銀、蘭州至定西等一批高速公路的興建,打破了天北高速公路建成后長達5年的沉寂。到2005年底,全省已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達到18條1410公里,總投資規模達到394億元。甘肅省會蘭州的6個出口路全部實現高速化,以蘭州為中心呈放射狀的高速公路網初步形成,也使丹拉國道主干線甘肅境內里路段全部高速化,寧夏、甘肅、青海三省區省會之間的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短短十多年,甘肅省高速公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區域經濟駛入“快車道”打下了堅實的“路基”。這僅僅只是甘肅省公路交通建設的開端。
。玻埃埃茨辏拭C省委書記蘇榮、省長陸浩、副書記韓忠信多次指示要全面推進甘肅省經濟發展東部戰略。交通廳黨組深入研究了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思路和戰略重點,結合甘肅省省情和交通現代化建設對甘肅交通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提供的新機遇,于2004年底正式提出了交通建設“東部會戰”的戰略構想,一場投資超過500多億元,總長逾千公里的公路建設大會戰將在東部5市逐漸展開。
今年初,在全省交通工作會議上,交通廳廳長楊詠中指出:“十一五”期間,交通廳將深入實施交通建設“會戰東部”和公路運輸“提速中部”戰略,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高公路養護水平,逐步形成便捷、暢通、高效、安全的公路交通運輸體系。五年內,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00億元。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新建和改造通鄉油路13000公里,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000公里。建設20個國家級公路主樞紐項目、30個省級樞紐項目,50個區域樞紐項目。建成蘭州1小時交通運輸圈。
甘肅省交通廳下設的公路局、運管局、工程處、長達路業有限公司、路橋投資公司等眾多單位在廳黨組的精心組織領導下,在“十一五”開局之年,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已積極投入規?涨暗墓方煌ńㄔO會戰之中。
公路局:
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鋪好路
“十五”期間,甘肅省農村公路建設捷報頻傳。截止2005年底 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77345公里,農村公路密度達到17.02公里/百平方公里;農村公路中四級以上等級公路達到24909公里,瀝青(水泥)路達到10694公里。全省市州到縣均通了油路,所有鄉鎮通了公路,97.15%的行政村通了機動車。一大批通鄉通村公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改善了甘肅省廣大農村道路通行條件,對方便農民群眾出行,解決“三農”問題,幫助農民兄弟脫貧致富奔小康,對推動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先導作用。
從整體上看,甘肅省由于歷史原因、地理環境以及經濟欠發達等客觀因素的制約,農村公路通達深度低、抗災能力差、總量少、等級低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邊遠山區、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無路可走”、“有路難行”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農村公路發展現狀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工程是甘肅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