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甘肅發展是維護全國發展穩定大局的需要
——國辦29號文件解讀之一
開欄的話: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是國家第一次專門就甘肅的發展出臺的重要文件!兑庖姟反_定了我省的戰略地位和重點發展戰略,明確了新形勢下我省發展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提出了支持發展的重大項目和政策措施,是指導當前和未來我省發展的行動綱領。為了深刻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新時期加快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的戰略決策和部署要求上來,本報從今日起推出專欄,對《意見》進行重點解讀。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甘肅發展的高度重視,對甘肅各族人民的深切關懷和巨大支持,是指導甘肅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文件全面系統闡述了支持甘肅加快發展的重要性,這既是出臺專門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性文件的客觀依據,也是甘肅加快發展的重大意義所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甘肅位于西北地區的中心地帶,東西狹長的特殊地形特點,使甘肅在中原與西北西南乃至中亞、西亞地區的聯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戰略通道作用。歷史上甘肅就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聞名中外的古絲綢之路在甘肅境內綿延1600多公里,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融匯的必經之路。目前,甘肅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鐵路、公路樞紐和西氣(油)東輸的咽喉要道,隴海、蘭新、包蘭、蘭青等鐵路干線和312、212、109、310等10條國道主干線在省內縱橫交錯,蘭西烏、京呼銀蘭、蘭西拉、蘭成等4條國家主干光纜在此交匯,國家4條輸油管道和5條輸氣管道主干線通過甘肅境內,構成了聯系全國并通向中亞、西亞的交通樞紐、郵電通信樞紐和能源運輸大通道,支持甘肅加快發展,有利于發揮區位優勢,增強區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帶動輻射力。同時,甘肅又是多民族交匯融合地區,周邊與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區接壤,是中原地區連接民族地區的橋梁和紐帶,甘肅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對促進西北地區民族團結、繁榮發展和邊疆穩固,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快甘肅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也是維護大局穩定、保障國家安全的需要。
二是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甘肅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匯處,是我國重要的高原生態屏障和黃河、長江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河西走廊內陸河流域緊鄰巴丹吉林、騰格里、庫姆塔格三大沙漠,風沙線長達1640公里,有風沙口840多處,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內陸河是維系河西走廊綠洲及其下游地區的生命之河,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但同時,甘肅也是生態環境極度脆弱區,境內大部分地區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荒漠化土地比重大,植被稀疏,自然災害頻繁。全省森林覆蓋率僅為13.42%,土壤侵蝕總面積38.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91%,水土流失嚴重,每年輸入江河泥沙5.5億噸,占黃河和長江流域輸沙總量的1/3和1/10?梢哉f,甘肅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直接關系到西北甚至全國的生態安全。甘肅的可持續發展,直接關系到全國科學發展的大局。加大對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構建生態屏障,對遏制生態環境惡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是實現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區域發展差距擴大,成為區域協調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廣大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地區。甘肅深處內陸,對外開放區位條件差,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嚴酷,經濟社會發展的困難和矛盾十分突出,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面比重大,與全國發展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主要經濟社會指標處于全國后位,而且這些差距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特別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相對較低,貧困人口大量存在,是全國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加快發展,不僅是全省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而且直接關系到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如期順利實現。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甘肅加快全面建設小康進程。所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四是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的必然要求。甘肅是一個優勢和劣勢都相對突出的省份,雖然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較多,但是,在地理區位、能源資源、產業基礎和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比較優勢,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尤其是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0年來的艱苦努力,甘肅經濟實力得到較大提升,基礎設施“瓶頸”逐步緩解,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基礎不斷鞏固,總體上進入了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新時期,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只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有力支持下,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因此,正如《意見》中指出的,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局,是構建西北地區生態屏障、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維護大局穩定、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舉措;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然要求。
《意見》從甘肅發展的實際出發,提出支持甘肅加快發展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了甘肅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戰略重點,提出著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逐步消除“瓶頸”制約;著力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著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著力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著力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為我們當前和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五個著力”,立足于甘肅經濟總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基礎設施欠賬多,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的省情實際,針對甘肅仍處在一個夯實基礎、艱難爬坡的發展階段性特征,明確了甘肅加快發展必須從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特色產業培育、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既是我們加快發展的切入點,也是我們加快發展的戰略重點!兑庖姟诽岢觥芭ㄔO工業強省、文化大省和生態文明省,以新思路、新舉措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甘肅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其中“工業強省、文化大省和生態文明省”針對我省工業化水平與工業基礎不相符、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與資源富集度不相符、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與生態地位不相符的問題,深刻把握發展現狀和趨勢,提出了甘肅加快發展的總體奮斗目標,為甘肅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又好又快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按照這一指導思想,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各項措施,抓好工作落實,促進甘肅加快發展。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團結奮斗,甘肅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夠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