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開展以來,甘谷縣武家河鎮緊扣行動目標,突出“五個堅持”,聚焦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以更實舉措、更嚴要求,在學習上下苦功、在執行上鉚足勁、在民生上顯實效、在效能上見真章,鉚足干勁、加壓奮進,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堅持強黨建為引領,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堅持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效,為全鎮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嚴肅規范開展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生活制度,完成2022年度農村黨員冬訓和“雙述雙評”等工作。先后6次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黨建工作。二是按照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要求,各支部結合黨員實際情況,將全鎮399名黨員重新分為五大類,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季度考評工作,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管理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三是認真開展屆中分析研判,按照制定的工作實施方案,精心組織、穩步推進。鎮黨委牽頭成立6個工作組,對全鎮58名村干部采取實地調查、面對面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系統總結在工作能力、作風、創新和戰斗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提出整改建議,有力提升干部綜合能力,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
堅持促振興為目標,拉動產業收入增長。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振興為目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一是深入開展“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鎮、村干部和幫扶工作隊組成排查小組,對排查發現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第一時間按程序納入監測幫扶范圍,及時調整完善幫扶計劃,幫助農戶發展產業,提升幫扶成效,對風險系數較高的,組織精銳力量解決突出問題,直至風險消除、動態清零。全面完成187戶監測戶“一戶一策”幫扶計劃運轉更新工作。二是主動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將3.7萬畝糧食種植面積、9700噸糧食產量任務細化分解到村,與各村簽訂穩定糧食生產、撂荒地整治、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目標、靠實責任,高效推動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三是實施花椒、蘋果主導產業實施提質增效1000畝,引導農戶對800畝老果園實施改造;投入51萬元資金對1700畝地膜玉米提供地膜、化肥等農資保障;投入17.5萬元提供優質菜豆種子、化肥和架桿等農資,建成350畝菜豆標準化種植基地。同時,主動聯系農技部門,邀請3名農技員對花椒、蘋果、地膜玉米、菜豆等種植農戶進行技術講座和現場教學,培訓1300余戶。
堅持用資金為杠桿,撬動經濟社會發展。以財政銜接和項目扶持資金為杠桿,助推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完成“風電進場”項目征地拆遷摸底動員工作,依據有關標準要求在周元坪村征地21畝,項目已進入工程實施階段,后期將爭取實施格板峪村至周元坪村5公里通村道路改造提升項目,徹底解決群眾出行問題。二是積極對接國電投甘谷1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在各村宣傳光伏惠農政策,動員有意愿的農戶參與到光伏發電項目;完成“甘肅天水寧遠東——新興110千伏線路工程”涉及東梁片區5座塔基征地工作,有力保障重大項目工程順利實施。三是以“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因地制宜,在“牛產業”上做文章,實施武家河村和格板峪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肉牛養殖產業,每年持續穩定為武家河村和格板峪村集體經濟分別增加收入4.2萬元、3萬元以上,真正讓村集體經濟“牛”起來。
堅持夯基礎為牽引,提升公益設施水平。以夯實全鎮基礎設施為牽引,進一步提升全鎮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一是積極探索全鎮未來發展方向和路線,科學合理統籌資源,以“地”、“產”、“人”為著力點,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完成聚集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類型村莊編制規劃,盡心竭力為各村繪制新的發展藍圖,以新的方向助力鄉村振興。二是整合鄉村建設項目和財政銜接資金近300萬元,對鎮區河堤、道路進行建設修繕,完成石砌護坡3800立方米,新建排水渠430米,步道720平方米,生態護坡300平方米,治理河道流沙3000余方,并新建集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廣場一處。三是投資100萬元修建王家窯村河堤660余米,向上爭取第二批財政銜接資金265萬元,對部分重點村巷道和排水渠等硬件基礎設施再提升、再完善。目前,累計硬化道路和巷道1.5萬平方米、修渠1.3公里。
堅持謀發展為依托,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以深入貫徹踐行新發展理念為依托,創新思維方式,改善工作方法,取得工作實效,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生活品質。一是加強就業保障力度,實現勞務輸轉3560人,其中有組織輸轉3300余人,對符合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落實交通補貼622人27.22萬元,不斷推動就業服務質量提升。二是堅決兜牢民生底線,建強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困難問題。對現有低保、特困供養、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經濟困難老年人和持證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全部按照相關標準落實了保障政策,辦理臨時救助38戶185人,落實救助金額30.6萬元。三是以“黨建引領、網格聯動、服務下沉、深度融合”為統領,持續深化“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模式,整合社會治理資源,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有效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全面加強社會治理,做實治理效能大提升,著力構建科學有效的現代化社會治理體制。及時轉辦各類信訪問題32條,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堅持嚴作風為保障,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以鐵一般的紀律和作風建設為保障,堅持問題導向整治作風頑疾,以過硬擔當匯聚武家河鎮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一是緊扣振興發展大局,聚焦聚力重點任務,牢固樹立紀律規矩意識,自覺對照檢查、防微杜漸,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對各項工作中實績突出的干部,優先組織調訓、輪訓,優先考慮晉升職級、評定職稱、評優選先。二是對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民生保障、撂荒地整治、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建設等進行多環節把控,全方位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約談履職不力干部1人。三是制定“兩個責任”清單和政治監督清單,加強對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任務落地落實。穩步推進“三不腐”一體機制,接收各類信訪舉報2件,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線索3件,開展各類警示教育6場次,通報典型案例2次,有效引導全鎮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來源:甘谷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