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市衛生計生委、市扶貧辦制定出臺《天水市“光明扶貧工程”實施方案》,全面啟動“光明扶貧工程”,對核準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救治,以提高我市貧困人口健康水平。
方案提出,從2018年開始,對核準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救治。到2020年,實現對我市建檔立卡白內障患者免費救治全覆蓋,并建立長效機制。有條件的縣區,可結合實際需求和醫療服務及保障水平,擴大救治人群范圍。
方案提出了五項醫療救治措施:一是確定定點醫院按照保證質量、方便患者、管理規范、有利于基層眼科服務網絡建設和眼健康事業長遠發展的原則,確定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中醫院、市第四人民醫院,秦州區、甘谷縣、武山縣、秦安縣、清水縣、張家川縣人民醫院以及天水四〇七醫院等11家醫院為“光明扶貧工程”定點醫院。市衛生計生委將加強對定點醫院的管理,規范定點醫院手術操作行為,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各定點醫院將配齊配強白內障手術的設施、設備和醫護人員,大力提升醫療應急搶救能力,確保白內障手術醫療質量安全。二是制定診療方案。各定點醫院將嚴格按照省衛生計生委制定的臨床路徑,細化診療措施,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優先選擇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診療技術、藥品和耗材,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三是組織醫療救治。各縣區將充分發動村醫、計生專干、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等基層衛生計生和扶貧隊伍,有計劃地組織所有符合救治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到定點醫院進行救治。各定點醫院將優化診療流程,縮短等候時間,為建檔立卡貧困白內障患者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支援醫院將選派有較高眼病診療水平、熟練掌握白內障手術技術的高年資眼科醫師組成的團隊實施手術。四是加強質量控制。市衛生計生委組建臨床診療專家組,對定點醫院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開展業務培訓、質量管理和考核評價等工作。定點醫院將強化醫療質量與安全意識,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規范,開展白內障手術質量控制,按照臨床路徑要求,規范臨床診療行為,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五是加強信息管理。 “光明扶貧工程”白內障手術將逐例上報,通過審核后進行費用核銷。定點醫院將及時登錄白內障質控系統填報相關指標信息。市衛生計生委將及時掌握救治動態,定期進行統計分析和情況通報。
為確保光明扶貧工程有效推進,方案要求,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對農村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醫療救治是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措施。要從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按照健康扶貧工作要求,做好“光明扶貧工程”的組織實施。二要明確責任,強化監管。市衛生計生委、扶貧辦負責制定完善實施方案,提出工作要求,對各縣區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督導考核。各縣區衛生計生、扶貧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管理,密切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認真組織實施救治工作。三要細化方案,加強管理。各縣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同扶貧部門制定各自完善實施方案及相關管理制度,明確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四要整合資金,免費救治。經醫保報銷、醫療救助之后的個人自付部分費用,通過手術質量審核后由國務院扶貧辦通過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中國社會扶貧網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金兜底解決,實現免費救治。五要督導考核,防控風險。市、縣區衛生計生、扶貧等部門將組織專門力量對醫療救治情況進行定期督導考核,對社會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定期向社會公布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定點醫院將制定風險防控與化解預案,對手術治療出現不良反應等意外情況及時妥善解決,報告并配合衛生計生、扶貧部門做好善后工作。六要廣泛宣傳,總結提高。通過新聞媒體、互聯網、電視、報刊等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光明扶貧工程”的有關政策,提高群眾知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