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婦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積極進取、努力拼搏 ,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盡展巾幗風采。近日,全國婦聯表彰全國巾幗文明崗等先進集體和個人。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在天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衛健委的關心下,醫院黨委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始終秉承“厚德博愛、精誠篤仁”的院訓精神,忠誠的詮釋著“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初心使命。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現有護理單元48個,護理人員1035人,女性職工占97%。近年來,她們通過健全管理體系、強化隊伍建設、夯實護理技能、優化護理流程,不斷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在新時期以自強不息的“新女性”風采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著積極的巾幗力量。
一、科學管理促發展的“帶頭人”
為了推動護理工作高質量發展,護理部以精細化管理為依托,以精心服務為宗旨,以精湛技術為保障,以精英隊伍為根本,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三級護理垂直管理體系,護理部下設八個專項護理質量與安全小組,為保證護理質量、培養護理人才,提升護理學術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將制度建設融入到護理工作全流程,做到制度標準與業務工作同向同行,切實引導廣大護士樹立“制度先行”理念,建立起規范、公開、透明的規章制度執行體系。為了讓患者享受到更加專業的護理服務,不斷制定新的管理目標,在全院推行品管圈,8S等管理工具的應用,通過基于事實的“數據化管理”分析,讓護理人員真切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價值,在全院形成了重視質量、重視品質的優良作風。

二、深耕細作鉆業務的“弄潮兒”
醫院作為市護理質控中心掛靠單位,乘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春風,護理部多舉措搭建全市質量督導和人才培養平臺,不斷規范護理行為,帶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同時,該院護理部啟動“健康幫扶護理項目”,為23家醫院24個專業201名護理人員進行了崗位提升培訓,為敦促全市護理學科進步作出積極努力。她們緊盯抓人才,強學科,護民生的目標,首創開展“結合崗位管理的護理人員四階梯在職培訓方案”,建立完善“四軌五階梯”培養培訓機制,大力培育符合社會需求的“雙師型”復合人才。她們科學開展質量安全管理,關注就醫人群關鍵問題,在急危重癥救治方面是百姓信賴的健康“守門人”。

三、急難險重守健康的“排頭兵”
人民至上,使命在肩。自2020年起,面對肆虐的新冠疫情,全院護士爭先恐后請纓出戰,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與擔當。武漢、蘭州、西藏、臨夏、定西,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們義無反顧的身影。醫院共派出疫情防控支援任務556批次,抽調護理人員6797人次,完成支援重癥救治3439人,收治方艙6819人,260萬人份核酸采樣。組織完成全市11786人次的核酸采樣實踐技能考核,組建大規模采樣質量督導組,深入我市1836個采樣臺進行質量督導,查實情、督實戰、教實招。在應對新形勢下新冠感染救治時,醫院各科室均出現“超載”現象,每天收治患者在1800人左右,80%為急危重癥患者,在護理人力資源十分緊俏的情況下,護理部主任駐守一線指揮工作,護士長身先士卒連續奮戰,護士們克服著“刀片喉、水泥鼻、劇烈咳嗽”困難堅守崗位。一位護士說:“家里老人、孩子也感染了,發著燒,沒有時間回家照看”。她們舍小家顧大家,在攻堅克難關頭護士是主力軍,克服重重困難,穩扎穩打,奮戰一線,全力保障患者就醫需求,為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四、精益求精促品質的“實干者”
醫院樹立以“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護理工作在隴東南地區享有盛譽,她們注重護理服務精細化、科學化、專業化,提升護理品質。不斷拓展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從住院患者護理延伸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更廣闊領域,通過宣教手冊、短視頻、微信公眾號、線上咨詢等形式向患者和公眾傳播健康知識,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積極探索開展“一科一品”護理服務舉措,深入挖掘各專科護理亮點,打造我院專科護理品牌,持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五、巾幗奮斗展風采的“追夢人”
深耕必結碩果,在護理部的帶動下,醫院護理工作亮點頻現、碩果累累。該院護士在中華護理學會舉辦的大賽中獲全國優秀管理案例獎、急診微課視頻大賽優勝獎、呼吸護理案例二等獎及手術室護理授課大賽三等獎的好成績;先后多次在省市大賽中獲團體一、二等獎,省級大賽中獲個人一等獎6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3項,在市級技能比賽中多次摘得桂冠;護理部榮獲“甘肅省五一巾幗獎”;醫院護理學科帶頭人護理部主任靳綺,近兩年獲得“全國優秀護理部主任”、“全國杰出護理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巾幗綻芳華,奮進正其時。“全國巾幗文明崗”的殊榮是肯定更是鞭策,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身處幸福美好的新時代,市一院護理人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努力學習,勤于實踐,勇于創新,為人民健康事業接續奮斗!

(新聞來源: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