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3日,天水市四院骨科為一名罹患腰椎管狹窄癥的老年患者實施了UBE(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下的椎管減壓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在脊柱微創領域實現了新的突破,臨床技能和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多的健康服務。
市四院與甘肅省椎間孔鏡技術聯盟牽頭單位甘肅省中醫院為緊密型專科聯盟合作單位,與甘肅省中醫院脊柱微創科建立了長期人才共享、技術支持、服務銜接的緊密協作模式。

患者70歲,女性,主訴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2月余。患者行走200米后出現腰痛及左下肢疼痛麻木,必須下蹲休息數分鐘后才能繼續行走,近2月來進行性加重,近一周疼痛加重無法下地行走。X線、CT及MRI 顯示:腰4/5、L5/S1節段椎管狹窄,神經根和硬膜囊受壓,在我市多家醫院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患者住院后科室副主任韋瑋通過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結合影像學檢查,和患者及家屬充分交流溝通,經甘肅省中醫院脊柱微創骨科王想福主任醫師會診后,確定該患者適合在全麻下行UBE手術。因患者影像學表現雙節段狹窄,但患者臨床表現是L5神經根受壓體征,術前先進行左側L5神經根阻滯,患者左下肢疼痛即刻緩解約80%,明確責任間隙后,隨后在UBE下行L4/5椎管減壓術,歷經1小時手術順利完成,麻醉清醒后患者左下肢疼痛消失,活動良好。術后第二日即佩戴腰圍下地活動,無疼痛不適。
市四院外三科(骨科)始終秉承創新發展方向及微創理念,時刻保持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不斷探索,攻堅克難,讓脊柱微創技術不斷散發光和熱,為本區域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滿意的醫療服務。
UBE技術簡介
UBE(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技術是指單邊雙通道內鏡下的脊柱手術,是一項新興的微創技術, UBE在脊柱疾病的治療中療效確切,它兼有內鏡手術的放大視野和開放手術的靈活操作空間,利用這項技術減壓時可完整保留關節突關節,減壓充分,突出了微創理念。UBE在水介質中操作,不受特殊器械限制,能夠輕松完成鏡下融合、頸椎、胸椎、腰椎等各種復雜病例,效率高,實用性強。UBE技術它是借助天然解剖間隙建立微創工作通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并發癥少、療效確切等優點,是近年來大家關注和研究的熱點。
UBE技術較常規單通道內鏡技術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點:
1.使用關節鏡器械及傳統脊柱開放性器械進行操作,無需購置特殊孔鏡設備及器械,高效利用,節約成本;
2.雙通道設計,關節鏡的獨特放大功能,手術視野寬闊清晰,操作通道具有開放性手術靈活性;
3.使用常規開放手術器械進行操作,效率更高;
4.對肌肉損傷較小,透視次數極少(1次即可),減少醫患X線暴露的風險;
5.對椎管狹窄的同側減壓及對側減壓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同時也可行鏡下融合;
6.同樣適用于一些高齡、需要減壓融合或者翻修等特殊病例的微創處理。

科室簡介
天水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是我院重點專科之一,是以脊柱、關節、創傷3個專業組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開放床位43張。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5人、醫師1人、各級護理人員12人,人才梯隊建設完善,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齊全。科室全體醫護人員以“始于病人之需求,終于病人之滿意”為質量目標,竭誠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常規開展:四肢骨折鋼板內固定術、長骨骨干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內固定術、兒童四肢骨折微創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骨盆及髖臼骨折重建鋼板及螺釘內固定術。腰椎退行性疾病減壓融合內固定術、脊柱骨折釘棒系統內固定術、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PKP )、經皮椎間孔鏡腰椎間盤突出髓核摘除術。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關節融合術,關節鏡下半月板損傷修復術、關節腔清理術、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等。骨結核、骨髓炎、骨腫瘤、骨關節病的手術治療。骨折韌帶、肌腱、神經、血管損傷的修復重建,青壯年股骨頸骨折與股骨頭壞死的肌骨瓣植骨與人工關節置換術、手足先天畸形與外傷畸形的矯形、骨不連、骨缺損的骨塊移植與復合組織的修復,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癥的牽引、推拿按摩及髓核摘除術,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綜合治療。完成我市首例“人工肩關節置換術”,填補了該項空白。電話:0938-2691257 0938-2691250(外三科 韋瑋)
(來源:天水市四院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