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文縣訊 農歷正月十五以前,大家都忙著走親訪友過大年,家住文縣尚德鎮田家壩村的周祥云也忙,但他忙的不是過年,而是被鄉親們請去指導種植技術。面對來訪的記者,他的媳婦說:“你那老哥可是大忙人啊!就連吃飯也難見上面,這不今兒趕早就叫中寨鄉興隆村果農何奕呈請走了!”如今,在文縣像周祥云這樣的“田秀才”、“土專家”越來越多,成為當地渴盼致富農民心目中的“活財神”。
近年來,文縣圍繞促進農民增收,著力優化“能人”培育網,充分發揮農村能人帶頭舉辦“田間學堂”,運用農村廣播開辦“空中課堂”,組建專業農民協會,依托產業大戶、致富能手為農戶開展技能培訓。通過農廣校、家庭函授學校、農業致富信息站、科技服務隊等方式在全縣20個鄉鎮為農戶傳經送寶。僅去年該縣舉辦各類培訓320余期、培訓人員近4.87萬人、發放11種4.56萬份資料,隨著實施“能人戰略”,該縣涌現出周祥云、田濟明、張永年、袁漢力等一批為農民授藝的“狀元”、與百姓同耕的“秀才”。尚德鎮的田濟時擅長橘柑修剪,每到春秋兩季橘樹定型期,田濟明便成為白水江沿岸橘農們競相聘請的“香餑餑”。在田濟明的帶領下,該鎮近300名農戶也成了擅長持剪修剪的“秀才”,走俏該縣3000畝橘園之中。提到周祥云,全縣各村種果樹的群眾無不知曉,他的“家庭函授學校”更是名響白水江兩岸!山里種果樹的戶數69%結業于此。據了解,全縣像周祥云、田濟時、袁漢力這樣的“田秀才”共有1000余名。
(司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