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秦安縣委書記陳天雄,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永剛,副縣長王金珍帶領縣委辦、發改局、財政局、農辦、農業局、水利局、畜牧局、林業局、教體局、衛生局、扶貧辦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鄉鎮入學校、進村組入農戶,并下到田間地頭廣泛調研。

為了使學習實踐活動有效深入開展,秦安縣以廣泛調研為先導。連日來,縣委書記陳天雄帶領著有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帶著課題、帶著關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化解民憂、廣泛調研,著力找準影響和制約秦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不科學發展、不和諧發展、不持續發展的難題和問題。這次調研將全縣17個鄉鎮分為4個片區,每天一個片區進行廣泛調研,先后實際調研了學校、衛生院、農戶的災后重建,學校、衛生院隊伍建設和管理,去年秋季建園和春季建園果樹生長情況,各鄉鎮計劃生育的運行,整村推進項目村的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果窖項目建設運行,農村沼氣項目實施村的進展,養殖小區建設和運行,全縣20萬畝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出苗和生長情況,農村新農合的運行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輸轉、項目村沼氣建設等關系農村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在與農民群眾互談交流中詢問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

縣委書記陳天雄在調研中強調,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在調研中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基礎性材料,立足實際,實事求是找準制約農村科學發展的“瓶頸”,在撲下身子服務上下功夫,破解難題,謀求可持續發展。災后重建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使受災農戶、學校、衛生院早日入住。建園工作要做到建管并重,“三分建,七分管”后序管理緊跟不放,確保建園工作取得實效。產業結構調整要立足于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在農業高效增收上下功夫。惠農政策落實上要廣范圍、多層面宣傳政策,做到賬務公開透明,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各學校要進一步創新機制,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嚴格管理教師隊伍,使全縣的教育教學水平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