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10年4月以來,根據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秦安縣深入開展了以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為全面展示創先爭優活動的豐碩成果,秦安縣委宣傳部、創優辦、外宣辦就活動中的成功經驗、先進典型和顯著成效進行回顧綜述,集中宣傳,推出“創先爭優在秦安”系列報道,旨在引導和激發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爭科學發展之先、創社會和諧之優的偉大實踐中再做新貢獻、再創新業績,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五大工程”提升黨建水平
——秦安縣創先爭優活動綜述之一

以“筑堅強堡壘、樹先鋒形象、促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秦安縣委按照“突出特色抓重點,整合資源攻難點,強化措施推亮點”的工作思路,積極實施“五大工程”,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提升了黨建工作水平。

實施固本強基工程,推進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該縣把實施固本強基工程作為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抓手,扎實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建立落實了縣級領導包鄉、鄉鎮主要領導包村、縣委委員和候補委員聯系、縣直部門幫建責任制;采取項目擠一點、財政補一點、黨費撥一點、社會捐一點、部門幫一點、鄉村籌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去年建成標準化村級活動場所107個。同時,按照“綜合配套、管用并舉、增強功能、提升水平”的原則和“六室八有”的要求,整合遠程教育資源站點88個,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428個,建立農家書屋和文化娛樂場所72個、衛生室138個, 統一設計了村級組織門牌、村務公開欄、宣傳欄、黑板等“硬件”設施。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該縣大力爭取項目,整合到位資金,統籌各類資源,今年擬新建、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53個。目前26個已經啟動,安伏楊寺、王尹何灣、興豐硬洼等村陣地建設,面積在300平米以上,并配套相應的文化廣場、便民超市、農資超市和果品市場,使村級活動場所真正成為黨員干部學習、工作的“溫馨家園”,聯系服務群眾、聚集人氣的“橋梁紐帶”,培養新型農民、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平臺”。

實施提質增能工程,增強黨員致富帶富能力。該縣以全面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為目標,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全面開展新一輪大規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先后舉辦中青年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組織干事、80后優秀年輕干部、村支書和公選村支書、科級干部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等各類培訓班89期,培訓黨員干部2.1萬多人次。按照“興產業、育人才、帶民富”的工作思路,該縣通過聘請專家學者“現場教學”、致富能人黨員“結對幫學”、 利用遠教站點“遠程助學”、組織農村黨員“赴外參學”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對農村致富帶富能人黨員開展培訓。80%以上的黨員成為農技專家,680多名農村致富能手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為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時,該縣引導黨員群眾創辦經濟實體,發展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帶富一方百姓。興豐鄉云濤養殖場場長、黨員李建平“免費”為本村25戶貧困家庭發放仔豬50頭“賒養”,生豬出欄后再付仔豬款,幫助25戶貧困家庭年均增收1300多元;黨員劉保生等12名農民自發創辦的秦安第一家農興果業專業合作社,承擔了農業部“948”項目“SOD”蘋果的栽植生產,畝產量達1200斤,純收入2.6萬元。黨員致富能手不僅帶領群眾發家致富,而且示范帶動特色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引領農村經濟蓬勃發展。

實施創新擴面工程,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該縣按照“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增收”的思路,采取“支部+協會”、“村支部+協會黨小組”等方式,在各類農民專業協會上共建立黨小組72個,在產業基地和龍頭企業建立黨組織8個,在產業相近的中心村建立黨總支32個。堅持“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的原則,以五大工業園區為重點,采取單獨建、聯合建、靠掛建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有3名以上黨員的非公企業100%有黨組織,先后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33個。理順教育部門黨組織抓中小學黨建的責任體系和運行機制,全縣中小學黨組織覆蓋面逐步擴大,全縣鄉鎮衛生院黨組織實現全覆蓋。探索創新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健全完善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領導體制,預計2012年底全縣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提高到50%以上。同時在農村大力實施“致富先鋒”、“帶富先鋒”爭創活動。在教育、衛生系統部署開展爭創人民滿意的學校(衛生院)活動,學校、衛生院和“兩新”組織開展黨組織“擴面提升”行動。機關黨組織開展“四比四創”活動。社區黨組織和非公企業黨組織深化“四民社區”和“活力和諧企業”創建活動。深入推進黨群共建創先爭優,工會組織采取結對幫扶、資金幫扶、愛心幫扶、定期走訪慰問等多樣形式,幫助解決困難職工實際問題。婦聯組織通過“四抓四動”措施,培樹“雙學雙比”致富女能手60人,培養巾幗創業帶頭人50人。

實施規范提升工程,完善黨建制度機制。秦安縣根據各領域基層組織建設工作重點,學習借鑒和總結推廣已有的經驗做法,探索完善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工作規程,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緊密結合鄉鎮和村“兩委”班子換屆,推行“兩推一選”、“公推直選”、“差額選任”、“公開選拔”等選人用人方式,選優配強鄉村黨組織領導班子,并落實村級陣地建設補助、遠程教育維護、村干部養老保險、村干部重獎、黨員科技項目貼息貸款、鄉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獎勵、困難黨員救助等七個基層黨建專項資金,為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保障。各鄉鎮圍繞擴大“文建民工作法”,著力規范鄉鎮黨委運行機制,制定鄉鎮黨委工作規程;428個行政村圍繞落實“四議三雙”活動,規范村級黨組織運行機制;興國鎮圍繞推廣社區“民情流水線”做法,提高社區黨組織服務能力,制定社區黨組織工作規程。在全縣穩步實施規范黨組織設置、規范村級活動場所、規范村干部選拔管理、規范村級事務決策、規范黨務村務公開、規范黨員發展,實現基層黨建整體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六規范一提升”活動。王尹鄉“黨建規范提升月”,全面落實“十項規范”;教育系統開展“三展三爭一創”主題活動,促進學校黨組織活動規范提升;428個村“雙聯”特困戶通過“四議”活動最終確定;各黨組織公開承諾事項3100多件,黨員4.5萬件;村“兩委”變成“三委”,規范了黨務政務村務,保障村民“四權”落實。

實施示范帶動工程,激發基層組織工作活力。該縣按照制度落實好、班子運行好、陣地標準化、組織生活正;、黨建工作規范化、示范引領強“兩好三化一強”的標準和要求,著力培育各領域各行業黨建示范點。同時,該縣把樹典型、搞示范作為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選擇了34個村級班子強、群眾基礎好、產業特色鮮明、發展前景好的村作為黨建示范點創建對象,強化措施,培樹典型,組織蓮花湫果等后進村黨員群眾到蓮花馮溝、西川神明川等省市黨建示范點進行參觀學習,通過示范引導、輻射帶動,整體提升了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水平。通過采取靠實責任“抓”、依托項目“扶”、圍繞產業“培”、整體推進“帶”等措施,在全縣新建農村黨建示范點23個,小區黨建示范點1個,非公黨建示范點2個,興國毛紡織有限公司被命名為全省100個非公企業黨建示范點?h委先后對全縣各行各業涌現出的50個先進基層黨組織、50名優秀共產黨員和50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及張進林、蔡曉明等23名道德模范進行了隆重表彰。大力宣傳推介了抗洪救災先進個人王建飛、見義勇為道德模范蔡曉明、愛崗敬業優秀教師王治祥等先進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跡,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同時該縣對去年以來在發展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帶領群眾致富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40名村干部在縣委工作會議上進行了表彰獎勵,為1405名村干部辦理了養老保險,為89名離任村干部集中發放了生活補貼,進一步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1年全縣農村貧困面由2006年的18.8%下降到13.2%。農民人均純收入3290元,同比增長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