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園區”強縣 “三大產業”富民
——張家川富民強縣并舉確保聯村聯戶見實效
張家川縣緊緊依托資源、特色,區位三大優勢,圍繞三大工業園區,三大富民產業,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發揮工業經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突出作用,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培育富民產業,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堅持把東部礦產工業園培育成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火車頭。為了充分利用東部豐富的鐵、銅、鉛鋅及花崗巖、石灰巖、長石等礦產資源,張家川縣搶抓機遇,啟動實施了東部礦產工業園區建設。該園區已由長安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完成初計,已征用土地641畝。花崗巖板材生產項目、長石加工生產項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項目已完成入駐園區的前期準備工作,國電集團火力發電項目正在洽談之中。“雙五”工程中總投資3.9億元的鑫達公司50萬噸鐵銅精選技改項目已投資8400萬元;總投資5億元的20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已對生產原料品位、礦藏量、地域位置進行了評查,完成了礦產資源評查報告;總投資18億元的金風集團風力發電項目正在做預可研、風能評估報告及電網接入系統設計,省發改委已核準4.95萬千瓦風能發電指標,計劃6月中旬開工建設。該園區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值20億元,稅收1億元以上,可輻射帶動恭門、馬鹿、閆家等鄉鎮礦產業發展。

堅持把中部清真食品工業園區培育成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園。張家川清真食品具有“天然品質、清真品格”。積極論證建設了占地5000畝的清真食品城建設項目,中部清真食品工業園區已經完成總投資7000萬元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二期工程路網設計已由蘭州交通大學完成規劃設計,主干道設計為雙幅2.2Km,總投資9600萬元,今年計劃投資3800萬元進行園區主干道建設路網、供水、供電等“三通一平”二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660萬元完成后川河堤防治理工程已完成施工設計。總投資1.3億元的500噸阿膠生產線項目,已完成200畝項目用地的征用工作;總投資3675萬元的清真食品生產線項目征地30畝,總投資1950萬元的500噸清真明膠生產線項目征地30畝。該園區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值4億元,實現稅收2000萬元以上,可輻射帶動張川、胡川、劉堡等鄉鎮清真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

堅持把西部皮毛加工貿易園區培育成富民利民的循環產業園。積極承接皮毛產業向西部轉移的發展趨勢,依托龍山皮毛市場,引進以太極集團張家川縣羲皇阿膠有限公司等10戶年產值上億元的龍頭企業,規范組合以驢皮購銷為主、多種皮毛并存的100戶皮毛貨棧,扶持2萬人的皮毛販運隊伍,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建成集皮毛貿易、皮毛產品精深加工和牛羊絨分梳及物流為一體的皮毛加工貿易工業區。園區整體規劃已完成設計,園區規劃占用土地面積實行紅線控制。入園企業招商引資全面展開。與此同時,依托三大園區,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大力扶持發展清真餐飲服務業、牛羊規模養殖業和皮毛加工販運業這三大富民產業。實行免費培訓及注冊商標、補助獎勵創業資金的辦法,在全國100座城市,發展賓館經營1000家,清真餐飲經營10000戶,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實行引龍頭、強貨棧、扶販運的辦法,引進10戶皮毛加工龍頭企業,規范組合100家皮毛貨棧,扶持2萬人皮毛販運隊伍,促進皮毛業振興,促進群眾增收;實行免費防疫、配種、種草,貸款扶持建棚、引種的方式,扶持2萬戶規模養殖戶,使牛羊產業成為群眾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