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王富全:殘疾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今年48歲的王富全,2011年至今一直擔任白駝鎮殘疾人專職委員,兢兢業業甘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揚。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已經很感謝現在的生活了,雖然殘疾,但是能為群眾做點事情,讓他人生活的更加美好,是件高興的事情。
王富全是白駝鎮白駝村人,他們家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小家,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和一雙聽話的兒女,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場突然的變故讓這個家布滿了陰影。2008年的一天,王富全像往常一樣開上旋耕機去耕地,由于地邊塌方,連人帶旋耕機一同落下幾米高的懸崖,導致腿部嚴重受傷,雖然幾經周折保住了腿,卻從此落下了殘疾。“那是侯感覺真是天塌下來了,雖然后面把腿保住了,但什么重活都干不了,心里特別難受”王富全說。
失去健康的王富全并沒有因為殘疾而一直消沉下去,相反,他比以前更加的熱心公益事業。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一副熱心腸,2011年王富全開始擔任白駝鎮殘疾人專職委員,他的腿腳雖然不便,但絲毫未影響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在擔任專職委員以來,他積極聯系縣殘聯為白駝鎮的28位行走不方便的殘疾人免費配發了輪椅,為91位聽力殘疾的人員免費配發了助聽器,在2014年冬天的殘疾人專項需求摸底調查中,他冒著嚴寒風雪走家串戶,和殘聯工作組的同志一起完成了全鎮七百多人的摸底調查。
如今他的兩個孩子都已經上大學了,本來昂貴的學費就已經成了王富全兩口子的負擔,但考慮到弟妹早逝,兄弟一人帶著未長大的孩子,還要打工掙錢,太艱辛了。王富全兩口子又把四個孩子接過來,主動承擔起了贍養兄弟孩子的重任,他的妻子也對孩子視如己出,悉心照料,沒有半點怨言。今年,他又主動承擔起了清理街道垃圾的任務,每天除了準點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要倒垃圾,有時還要到鎮上搞殘疾人的業務,雖然他的腿腳不太方便,但是卻絲毫沒有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以美德立家,以文明興家。務實工作,真心真意為殘疾人服務,這是他的信念,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殘疾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只要心中裝著殘疾人,他們就會信賴我。”懷著為殘疾人分憂的情感,他始終不渝地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幫助白駝村宣傳黨的各項政策,反對邪教,倡導文明,凝聚人心,以滿腔的熱情,踏實的作風,努力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