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構建“六大特色”產業板塊和“一地兩區”定位,堅持“以草促畜,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理念,立足全縣資源優勢,優化產業布局,規劃養殖片帶,全力推進10億元級草畜一體化全產業鏈項目建設,逐步形成了以養帶種、以種促養、草畜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引領全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示范基地建設強基礎。2022年,累計爭取銜接資金1972萬元,建成了8個“圈舍標準、設施齊全、系統完備、防疫科學”的高標準養殖示范基地,實現了全縣畜牧養殖從分散傳統向規模化、園區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引領帶動養殖戶協同發展,有力助推鄉村產業振興。2023年,新建規模化養殖小區5個、改擴建7個,全縣規模化養殖場達到324個,進一步提升規模化養殖水平。
創新模式聯村帶農建機制。把畜牧項目的實施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全縣草畜一體化產業提檔升級的有力抓手,項目建設完成后,銜接資金形成的資產歸項目所在村集體所有,由項目所在村村集體以出租的形式出租給經營主體發展,村集體按項目資金的6% 收取租金,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村集體將每年租金的80% 用于村集體經濟積累,20% 通過用工的方式帶動農戶實現就業,增加收入。通過機制創新,進一步完善了畜牧產業聯農帶農機制,實現了經營主體養殖有效益、村集體經濟有積累、農戶用工有增收的良好格局。
以種促養種養結合促發展。搶抓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和財政獎補政策,堅持“以種促養,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理念,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專業合作社一體化經營帶動作用,鼓勵企業流轉土地種植糧飼兼用玉米。2023年規劃種植玉米10萬畝,建成萬畝種植示范片帶1個,2000畝以上示范點5個,1000畝以上示范點6個。同時,加強與甘肅省農科院的合作,引進飼用玉米品種20個、飼用甜高粱品種5個,種植玉米試驗田530畝,篩選一批適宜隴東南地區種植的優良飼料作物。下一步將成立甘肅省農科院清水縣飼草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全縣草畜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補鏈條。加強與山東香源潤豐集團公司的對接洽談,現已簽訂投資框架協議。計劃投資7.2億元,建設10萬畝飼草玉米種植加工基地、萬頭良種肉牛繁育基地、15萬噸有機肥加工廠,實行“龍頭企業+合作社”模式,通過示范帶動,力爭5年后全縣肉牛飼養量達到10萬頭以上,建成集飼草種植、肉牛養殖、屠宰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肉牛養殖全產業鏈。啟動了清水縣生豬定點屠宰及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注冊成立了“天水裕灃興肉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了甘肅省投資項目備案、項目規劃設計和環評批復,正在征收土地。
強化防疫優化服務保安全。進一步健全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體系,推行“行政+技術”雙包抓責任機制,常態化落實好“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動物防疫責任,今年以來,畜禽免疫密度達99.24% 。引進先進設備,強化獸醫實驗室改造,提高動物疫病防控和監測水平。加強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狠抓養殖環節“一對一”監管,筑牢非洲豬瘟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底線。認真開展了獸藥飼料生產經營監管工作和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全面落實產地檢疫制度。今年以來累計產地檢疫各類畜禽5.4萬頭只,確保畜禽養殖健康安全。
(新聞來源:天水市畜牧局 轉載: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