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堡鎮黨委始終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融合構建“黨建聯建”機制,堅持“內選”“外引”選好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多措并舉拓展村集體經濟增長途徑,探索出“535”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有力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劃分“五大片區”,黨建聯建聚合力。打破地域界限,根據“地域相近、村情相似、民風相同”的原則,將全鎮23村劃分為5大片區,創新推行“黨建聯建”機制,充分發揮聯合黨委作用,五指成拳、力出一孔,穩步推進白駝河流域設施蔬菜、后川河流域西瓜草莓、小泉峽流域柿子瓜果、太坪片區蘋果核桃四大特色產業示范帶建設,服務保障蔡灣片區紅堡生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靜天高速縣城連接線等全縣重大項目建設,為全鎮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是圍繞“三個一批”,選優配強“領頭雁”。為了能夠引進致富能手、專業技術人才反哺農村,通過發展萬壽菊、蠶豆、金銀花、設施蔬菜等特色產業園區以及流動黨員微支部,搭建了創業就業和溝通交流“兩個平臺”,吸引外出務工青壯年、大學生、流動黨員185人返鄉創業,3名大學生、3名返鄉創業青年、4名在外經商能人被選任為村黨組織書記,實現了“開門納賢”引進一批。通過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溝通交流、現場觀摩等活動,識別、引導政治素質硬、自身發展好、帶動能力強的經營能手向黨組織靠攏,在產業一線培育村干部后備人選124名,其中配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選46名、村“兩委”副職78名,為進一步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注入了源頭活水,做到了“田間識馬”選育一批。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圍繞農業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基層黨建開展專題培訓,利用黨員冬訓、主題黨日活動,有計劃地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外出觀摩學習,扎實推進“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讓村書記上臺講談思路、曬成績、比成效,鍛造了“勤學善謀、能干會講”的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確保了“頭雁培育”鍛造一批。
三是聚力“五種模式”,拓寬增收新路徑。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強化黨建引領的有力抓手,圍繞重點項目扶持、特色產業示范帶動、優勢產業抱團發展、集體“三資”盤活、推動二產三產融合發展五種模式,實施中央三部委項目7個、納入中央預算的以工代賑項目1個,落實產業獎補政策12項,全流域打造產業示范帶4個,盤活倉庫、農機等閑置資源,多措并舉促進村集體經濟增長,2023年7月底全鎮23村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416.79萬元,村均收入18.12萬元,同比增長102%,其中經營性收入327.38萬元,占比達到78.5%,增收勢頭良好。(清水融媒信息員 汪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