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8日,王鼎受天津市河北區衛計委和醫院的委托,毅然踏上了援甘的征程。這不僅僅是一次跨越千里的行程,更體現了他對醫療事業那份深沉的熱愛,也是對清水縣每一位患者生命與健康的守護。
作為一名中醫,王鼎不忘使命,牢記學醫初衷,把“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作為自己的行醫準則。在援甘的這段時間里,王鼎醫生針對清水縣風寒濕氣較重,慢性疼痛患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炎等)較多的情況,他利用所學專業知識不斷探索延伸中醫針灸,并結合醫院科室現狀,努力將穴位埋線療法應用于門診實踐。穴位埋線就是將可吸收線體埋入穴位,通過線體對穴位的持續刺激,激發人體自身調節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疼痛,減輕炎癥反應,使身體逐漸恢復活力。

穴位埋線療法與傳統針灸相比,穴位埋線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長效刺激作用。一次埋線相當于多次針灸治療,線體在穴位內緩慢分解吸收的過程中,持續刺激經絡穴位,維持了對機體的調節作用,節省了患者頻繁就醫的時間,也有效解決當地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其次穴位埋線治療周期相對較長,治療間隔時間可以根據病情在1~4周不等,相對費用較低,減輕了患者就醫的經濟負擔。
穴位埋線診療法,無論是在治療疾病還是在預防保健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在清水醫療保健領域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一定會為清水縣患者帶來健康的希望。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