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正值三夏農忙的關鍵時期。近期以來,山門轄區內暴雨天氣較為頻繁,龍口奪食、搶收夏糧刻不容緩,山門鎮各村黨支部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推出務實管用舉措,想方設法為三夏生產創造有利條件,千方百計助力夏糧搶收,確保不誤關鍵農時、夏糧顆粒歸倉。
黨建引領聚合力,整修農路助夏收。各村黨支部聚焦夏收生產,將農田道路整修作為民生實事項目,多次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商議,引導廣大村民認識到修繕農路的重要性。6月下旬以來,山門鎮大力組織黨員干部、公益性崗位人員及群眾,利用農閑時間投工投勞,全面整修田間產業路,對水毀路面、塌陷路段、草掩路邊進行整修清理,累計整修水毀路面12公里,修筑塌陷農路32處,并組織勞力清除路邊雜草,為收割機、農用車進地作業暢通了道路,消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農機檢查全覆蓋,安全作業有保障。由鎮分管領導牽頭,鎮應急管理辦公室負責,各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參與,成立農機安全聯合檢查組,分片區深入田間地頭、農機戶、農機停放點,對各類農業機械進行“拉網式”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檢查收割機、拖拉機、農用三輪車的制動、轉向等關鍵部位,查看農機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按規定進行年度檢驗和維護保養,認真核對農機操作人員的駕駛證、行駛證等證件是否齊全有效。同時,大力宣傳農機安全知識,與外來收割機車主、本地農機手全部簽訂安全承諾書,確保農機安全、上路安全、作業安全。

廣辟場地勤曬糧,麥粒歸倉心不慌。為有效解決群眾自家院內小、無處曬糧難題,各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主動騰挪、清掃村委會場地、文化廣場、法治廣場、停車場,協調村內學校等場地,補修村內主巷道,著力為為群眾開辟“打麥場”“曬麥場”,引導群眾在專用場地輪流曬麥,一改過去群眾在公路沿線碾麥、曬麥習慣,確保了群眾收麥期間的人身安全,有效解決了群眾的曬麥難題。村“兩委”積極關注天氣預報,主動為群眾當好天氣“預報員”。遇有暴雨天氣,黨員干部迅速趕往晾曬場,主動幫助群眾在晾曬場收麥,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不斷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近日,大集村四組組長王銀虎在為自家曬麥的同時,主動幫助鄰里老人、弱勞力戶曬麥、收麥,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