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民間工藝品凝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有濃濃的文化積淀。這兩年,我市陸續出現了一些民間工藝品店,開始受到市民的關注,在港口路就有一家專賣甘肅慶陽民間工藝品的店鋪。
記者走訪了這家民間工藝繡坊,發現店鋪里的民間工藝品琳瑯滿目,香包、枕頭、鞋墊、宮燈、線纏棕子等刺繡類商品一應俱全,而最具代表性的慶陽剪紙特別引人注目,紅樓夢的場景、吉祥喜慶的“福”字等等,尺寸有大有小,最大的那幅長140厘米,高75厘米,最小的則只有手掌那么大。

據介紹,這些剪紙都出自慶陽人的手,而其中不乏國家級藝術大師王會珍的杰作。五花八門的刺繡則是上了年紀的老太太親手做的,據說,因為年紀大,她們的眼睛不大管用,很多時候做了一個就做不出同樣的第二個了,所以店里的刺繡、剪紙類的商品基本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這一套十二生肖,是老太太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出來的,每個生肖表情各異,活靈活現,即使想模仿也做不出來。”李小姐指著墻上掛著的十二生肖香包說。
李小姐還介紹說,小孩子穿的虎頭鞋是最受顧客歡迎的刺繡之一。虎頭鞋是以手工一針一線地納出鞋底,再把鞋尖做成虎頭的形狀,穿上去柔軟舒適。那可愛的虎頭,寓意吉祥如意、福氣沖天,很受小朋友喜愛,只售58元。有些刺繡,價值較高的賣到500多元,而便宜的只需10多元。“剪紙的價格是根據產品的精致度和制作者而定,從10元到880元不等。”李小姐說,“小型框裝的剪紙可作裝飾之用,冊裝的剪紙便于收藏,而且價格相對便宜,所以這兩類剪紙比較受顧客的歡迎。有些顧客買了小型框裝的剪紙送禮,也不忘為自家捎帶一兩幅作品。”

最令記者驚喜的是,在這里發現了幾近失傳的皮影!有《西游記》及《鐘馗》等故事中的人物,這些皮影在我市極為罕見,很有收藏價值,價格在180元至400多元之間。店主李小姐說,這些商品都是她從老家甘肅慶陽搜尋后帶過來的。
一位正在選購小型框裝剪紙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朋友的新居正在裝修,特意來選購一兩件裝飾品作為賀新居的禮物,他覺得這些框裝的剪紙代表了一種傳統文化。(文/圖 胡群志 馮淑婷)